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交行四川省分行
蜕变向新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交通银行成都新都支行首笔科创研发贷款助力沃飞长空。“十四五”期间,四川省金融业以精准滴灌服务实体经济,为现代化四川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作为在川金融“主力军”,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融入区域发展主脉络,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以金融“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和主力军的昂扬姿态,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答卷。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努力扛起国有金融企业主力军、压舱石责任,搭建经营管理的四梁八柱,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截至9月末,全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三个1/3”主力军作用,各项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较年初净增243亿元。
书写“五篇大文章”
扛起金融大担当
发展低空经济,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在科技金融提质扩面的发力点。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交通银行成都新都支行首笔科创研发贷款的精准投放,为沃飞长空的科创研发注入了强劲金融动力,该行也成为首家对其实现实质性贷款支持的国有大型银行。这是交行四川省分行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成立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三大专班,搭建全行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有关工作。
科技金融提质扩面。打造“1+3”的科技金融专班和科技金融示范行发展模式,建立了包括天府二街专营支行、高新区支行等3家特色综合支行的专营加特色机构,派驻专职小微授信审查人员专司相关业务审查。坚持“引子入川”,用好总行“交银科创”易投、易贷、易融、易租四大产品体系,强化对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增幅达14.9%,服务科技企业超4500户。
普惠金融惠及百业。遵循“产业链+线上标准化产品+场景定制+单笔流贷(含银政担特色产品)”的原则,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已成功上线“线上政采贷”“冷链E贷”等多款特色定制产品,以及天府系列产业贷八个子产品、壮大贷、科创贷等多项特色银政合作产品,实现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业务又快又好发展新局面。截至9月末,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普惠金融“两增”贷款增幅达17.9%,服务客户超1.4万户。
绿色金融量质齐升。在全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入推进“双碳”目标的宏观背景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检验商业银行战略定力与经营能力的“试金石”。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以“挂图作战”的攻坚姿态,积极对接绿色金融新标准,持续深化业务布局,截至9月末,交行四川省分行绿色信贷增幅达19.3%。在服务四川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从产业研究到精准滴灌、从顶层设计到区域实践的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
数字金融精准高效。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总行发挥数据运营优势,通过建设客户标签及行业特征库等方式进行项目挖掘,通过行内授信模型结合外部数据进行联合建模,筛选出普惠小微客户并实现预授信额度出额。并于今年上线通威链速贷、铁骑力士饲料贷、正大养殖贷、农牧养殖贷以及生猪贷等多款线上涉农贷款产品,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支持。
养老金融蓬勃发展。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运用信贷工具支持养老产业,优化养老金融供给,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截至9月末,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达39.6万户,依托全行226款产品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坚实的养老金融保障。
潮涌成渝“双城记”
绘就发展新画卷
为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践行金融央企使命,早在2021年9月,就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十四五”期间将提供80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重点聚焦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重大基建项目共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六大领域。
4年多来,这份协议就如同一份坚守不变的承诺,成为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扎根四川、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奋进目标与指南。无论是机场、交通、光伏产业项目、互联科创园,都能看到交行员工提供金融服务的忙碌身影。截至2025年10月末,交行四川省分行围绕“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清单”,已为清单中的项目累计授信超60亿元,用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为推动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强化跨区域协同能力,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和重庆市分行成立了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柔性工作团队,最大化地发挥交银集团资源整合作用,助力成渝地区重点项目落地,提升工作质效,具有响应速度快、工作方式灵活、工作成效显著的特征。
对外则持续深化银政合作,拓展全省银政企“朋友圈”。该行先后与南充、德阳、自贡等11个市州及省级经信、科技、商务等职能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构建起覆盖全省21个市州、20余个省级部门的立体化合作网络,通过创新“总对总”“分对市”多层级协同机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为进一步适配地方经济特色,更好融入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川内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交行四川省分行坚持“引子入川”“助川出海”“打造同业朋友圈”,并根据形势变化推出2.0版本,推动投行业务批发做,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战下的挑战,不断擦亮综合化、国际化口碑。尤其是紧紧抓住在“对等关税”政策下带来的企业出海再布局、全球供应链重构、“一带一路”、出口转内销等领域的业务新机遇,该行以“国际结算+融资+汇率避险”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一带一路”特色产品服务方案对接客户需求,挖掘业务机遇。
深耕乡村“万顷田”
谱写乡村新篇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结合四川实际,提出坚持“三个1/3”,即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普惠小微和乡村振兴、提升零售信贷。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入等方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支持,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夯实四川经济发展根基。
为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该行联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担公司等单位,搭建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开发银村直联、农贷通和支农快贷等产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参与成都市财政局搭建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与银行机构互通平台,高效推动成都市村(社区)资金“银村直联”工作,有效服务村(居)委会、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专业合作社。
针对优化农村特色产业供应链、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提档升级。围绕农业龙头主体及其上下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聚焦新希望、通威等民营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四川省林业集团等省市涉农国企,加大授信支持力度。通过场景定制产品批量获客、远程获客,实现打通上下游进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强力带动涉农产业链协同共进。针对“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成功上线冷链e贷、新希望生猪养殖贷、特驱农牧经销商快贷、供销肉牛贷、供销粮油贷等定制产品,有力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的合作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乡村产品从田间地头迈向城市餐桌,走向更广阔市场,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夯实乡村经济根基。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领域。近年来,交行四川省分行以“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捐赠帮扶”为抓手,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主动为产品找“出路”,助力峨边和理塘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另一方面,交行四川省分行坚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通过助学助困、移风易俗等工作,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风貌改造、感恩奋进教育、法治教育、禁毒宣传等方式,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推动当地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
图据交通银行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开局起步的历史交汇点,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将继续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巴蜀大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坚实的交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