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约5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雨禾
11月24日,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正式启动科创板发行,申购代码为787795,发行价格为114.28元/股。这一发行价创下2025年以来A股新股发行价新高,也是年内新股中的唯一一只“百元股”。对于选择打新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中一签(500股),要缴款57140元,同时,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1000股,意味着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1万元。
然而,即便如此高价,摩尔线程在“国产GPU第一股”的光环下依然吸引了众多机构及投资者参与关注,并成为了市场话题焦点。
“第一股”打新热情高涨
11月24日晚,摩尔线程发布公告称,根据上交所提供的数据,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826579户,有效申购股数为46216647000股,网上发行初步中签率为0.02423369%。由于本次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约为4126.49倍,超过100倍,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拨机制,对网下、网上发行的规模进行调节,将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从网下回拨到网上。
回拨机制启动后,其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392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68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30%。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635054%。
截图自摩尔线程公告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超4000倍,可以看出投资者们对摩尔线程的打新热度。至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华安证券分析称,在科创板新股摩尔线程的询价中,有56%的网下投资者选择限售期与限售比例最高的档位一。
有分析指出,以本次发行股票数量7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约4.7亿股计算,其上市时总市值将达537亿元。招股书还显示,摩尔线程此次发行拟募集资金80亿元。这意味着,其也将成为今年以来A股第二大IPO项目,仅次于今年7月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华电新能。
市场对公司如此关注并非没有理由,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登陆科创板的新股,均在上市首日以上涨收盘,其中收盘涨幅最高的是赛分科技,涨幅达379.17%,而涨幅最低的必贝特,首日收盘涨幅也达到74.41%。换言之,即使以今年科创板最低的收盘涨幅74.41%计算,中一签摩尔线程的首日浮盈也有望达到4万元以上,更别提摩尔线程本身还有“国产GPU第一股”光环带来的流量热度。
公司多名高管来自英伟达
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以全功能GPU(图形处理器)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的AI计算支持。在创办摩尔线程前,公司创始人张建中曾在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推动GPU技术生态建设。因此,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将摩尔线程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在部分观点看来,摩尔线程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的企业,全面助力我国GPU产业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华金证券分析称,除实控人张建中为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曾在英伟达任职15年之久外,公司多位高管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相比采用GPGPU、ASIC等技术路线的其他单一AI加速卡产品,MUSA架构技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佳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
目前,由于GPU在应用灵活性、计算性能、开发友好性等方面优势突出,使其成为AI计算场景中兼具效率与普适性的主流方案。随着近年来AI产业持续成为市场焦点,GPU作为AI算力的“基石”,其重要性也在持续“水涨船高”。
据摩尔线程官网,截至2024年10月,摩尔线程已获得425项授权专利,位居国内GPU企业专利授权数量前列,涵盖处理器架构设计、AI应用、驱动软件设计、GPU算力集群等关键技术领域。目前,摩尔线程的客户覆盖了头部运营商、大型国有银行、大模型创业公司等。
业绩方面,公司招股书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净利润亏损7.24亿元,至今尚未盈利。此前在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亏损18.94亿元、17.03亿元、16.18亿元。
不过,公司也介绍称,基于市场空间、产品研发、客户接洽及导入情况等,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华金证券分析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自主研发并量产四代全功能GPU架构,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
国产GPU产业链更进一步
在部分观点看来,摩尔线程打新火爆的背后,是近年来国产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GPU相关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事实上,随着摩尔线程上市进程持续,A股市场的部分“摩尔线程概念股”也受到了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至今,A股摩尔线程指数已整体上涨超90%。从个股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来看,胜宏科技涨超500%,世纪华通涨超250%,和而泰、卓易信息、深信服等多股股价翻番。
此外,在国产GPU领域,11月13日还有另一家企业沐曦股份的科创板IPO注册获批,而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相关企业也在紧锣密鼓追赶中。根据资料,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目标投向“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对此,开源证券有观点指出,摩尔线程上市在即、沐曦IPO获批,显示国产算力进入快车道。海通证券则表示,国产GPU沐曦IPO过会,太空计算逐步推进商用化,共同推动国产算力实现关键突破。
对于中国AI智算GPU市场发展,甬兴证券分析认为,数据中心GPU产品是过去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82.00亿元,以70.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687.22亿元,预计未来还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55.7%的高增速增长至2029年的6639.16亿元。目前,GPU芯片及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呈现出国际企业主导、国内厂商快速追赶的竞争格局。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生态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突破,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和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