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全球南方人心与市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网资讯)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Medium科技博客网站11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电动汽车战略赢得全球南方的人心与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在拉丁美洲(尤其是秘鲁、智利和巴西)日益受到欢迎,这并非偶然现象。这是北京旨在使这类汽车在发展中国家更具吸引力所采取战略的结果。欧美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应该好好学习。

目前在拉美地区,电动汽车在智利和巴西等国已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而许多(西方)富裕国家仍受困于基础设施不足或续航焦虑等陈旧观念。关于充电站是瓶颈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续航问题只存在于那些不知道如何规划行程的人身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以更为务实和理性的态度接纳电动汽车,清晰地认识到其显著优势。

在拉美这样的地区,燃料成本对国民经济影响显著,且居民的出行模式相对固定,因此选择电动出行并非出于技术追捧,而是纯粹的经济理性选择。

中国敏锐地把握了这一趋势。由于特斯拉及传统西方汽车制造商奉行高利润率策略,它们在全球南方市场的价格和销量上难以与中国品牌竞争。中国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价格更低,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维护成本低,且服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中国的策略影响深远。公路运输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汽车电动化的普及,不仅有助于规避长期的气候风险,更能重塑发展路径:如果全球南方国家能直接过渡到电动汽车,将有望跳过长久的石油依赖阶段,并大幅减轻城市污染,节省下巨额的公共健康支出。

中国致力于出口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这既是一项经济举措,也是一项全球环境政策。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即使基础设施有限,只要电力来源相对清洁,中等收入国家推广电动汽车也有望在10年内将交通排放减少30%。

与此同时,西方富裕国家却陷入一种自满与错误信息的循环:消费者抱怨充电设施不足,制造商高估电动化的成本,媒体渲染转型过程的“艰难”与“昂贵”。讽刺的是,就在“全球北方的专家们”依然在无中生有地制造困难之际,数以百万计的新兴市场消费者已然在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在家中便捷充电,轻松出行。

许多富裕国家的民众在接纳电动汽车上进展迟缓,并非因资源不足,更多是源于思维定式。与此同时,中国则在持续建厂、出口电池、铺设充电网络、签署双边协议,系统地推动着从基础开始的全球电动化进程。这造就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全球电动化的未来图景,正在秘鲁利马、巴西圣保罗和智利圣地亚哥的街头生动上演,而非在加利福尼亚或柏林。

数年后,当我们看到拉美城市拥有比许多欧美首都更清新的空气,以及更崭新、经济、高效的电动汽车车队时,应当回想此刻——当富裕国家仍在就充电网络和续航焦虑反复辩论时,中国正努力推动全球的电动化转型。(作者恩里克·丹斯,辛斌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全球南方人心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