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广 通讯员 赵梅
济南报道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被称为“记忆橡皮擦”的疾病,正给无数家庭造成困扰。它如同一个无声杀手,悄无声息地潜入大脑,一点一点侵蚀着患者的记忆、认知和思维能力。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什么会得
阿尔茨海默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边红介绍,遗传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直系亲人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如APP、PSEN1、PSEN2等,会直接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这些致病基因如同定时炸弹,一旦被触发,便会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斑块,破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引发认知功能衰退。
而ApoE、ABCA7、TREM2等风险基因的存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患病几率,它们可能通过影响代谢、免疫等功能,使大脑更容易受到损伤。
年龄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就像一台老化的机器,神经细胞逐渐老化、死亡,大脑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也逐渐下降。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一疾病盯上。
严重的头部创伤,如车祸、跌倒导致的头部撞击,会对大脑造成直接的物理损伤,破坏大脑的组织结构,引发炎症反应。长期下来,会加速大脑的衰老和退化,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感官功能退化,如视力和听力下降,同样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当视力或听力受损时,大脑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减少,大脑的活跃度和认知功能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听力损失,它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尤为密切,研究表明,听力损失每增加10分贝,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0%。
心理状态不佳,如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情绪中,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创伤,会导致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失衡,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释放出一些有害物质,对大脑造成损伤。
早期症状不易察觉
警惕一些蛛丝马迹
边红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但仍有一些蛛丝马迹。
1.认知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学习新知识变得困难,刚刚发生的事情转头就忘,常常重复提问同一个问题,或者反复讲述同一件事情。他们开始频繁地使用便签和记事本,来提醒自己要做的事,但还是会忘记重要的时间和预约。
除了记忆力减退,其他认知领域也可能受到损害。
比如在言语表达上,会出现找词困难,明明知道想说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词;在视空间功能方面,可能会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无法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执行功能下降,导致他们难以提前制定计划,对事情的理解和反应也变得迟钝。
2.日常生活能力轻微损害:曾经能轻松处理复杂财务问题的人,可能会在算账、转账时力不从心;在日常生活中,哪怕使用遥控器、手机等也会变得困难,甚至连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这样简单的事,也会让他们感到迷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其实都是大脑发出的危险信号。
3.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NPS):患者可能会变得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也可能陷入抑郁、焦虑情绪中,常常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恐惧。这些情绪上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速病情进展。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边红表示,医院作为对抗疾病的前沿阵地,拥有专业的筛查和诊断流程。对于45岁及以上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前往神经内科门诊或记忆门诊进行专业筛查。当出现早期迹象时,及时到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
预防胜于治疗
研究发现,改变以下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或延缓近一半的痴呆。
1.改善听力,大约可降低7%的风险;
2.管理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大约可降低7%的风险;
3.积极治疗抑郁,大约能降低3%的风险;
4.预防脑外伤,大约可降低3%的风险;
5.长期运动,大约可降低2%的风险;
6.控制血糖,大约可降低2%的风险;
7.戒烟,大约能降低2%的风险;
8.控制血压,大约可降低2%的风险;
9.管理体重,大约可降低1%的风险;
10.限制饮酒,大约可降低1%的风险;
11.积极社交,避免社会孤立,大约可降低5%的风险;
12.防范空气污染,大约可降低3%的风险;
13.改善视力,大约可降低2%的风险。
此外,要保证良好睡眠,总睡眠时间和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障碍风险呈U形关系,总睡眠时间为8小时和夜间睡眠时间为6—7小时的人群,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