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西宁冬季草莓即将全面上市

湟中区多巴镇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摄影报道)一垄垄翠绿的枝叶间,白花点点,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探出头……11月17日,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合尔营村的草莓种植大棚内,草莓香气扑鼻而来。记者了解到,西宁第一批冬季草莓预计本月底全面上市,为市民的冬日餐桌增添一抹鲜甜。

要说冬季西宁最吸引人的本地水果,草莓无疑榜上有名。初冬,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的草莓种植大棚内,一颗颗草莓逐渐变红成熟,为市民带来冬日的甜蜜滋味。

“大棚里的草莓从11月中旬开始渐渐成熟,预计11月底将全面上市。”多巴镇合尔营村文文草莓采摘园的负责人霍成文满脸喜悦。霍成文在多巴镇种植草莓已有多年,每年都会通过种植经验和市场反馈调整品种与种植模式。

今年,霍成文种植了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香莓、白草莓4个品种。霍成文说,为保证草莓在冬春季节不断档,他特意错峰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草莓。目前,奶油草莓渐渐成熟,预计11月底全面上市,其他品种的草莓也将陆续成熟。

这种错峰种植的方式,丰富了西宁市民的冬季餐桌,确保了本地草莓的持续供应。“我们的采摘价每斤在50元至60元之间,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霍成文向消费者发出诚挚邀请。

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湟中区以“一区一品”战略为核心指引,充分发挥冷凉气候、肥沃土壤等独特资源禀赋,将草莓产业列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对象,通过科技赋能产业链、模式创新促升级,推动草莓产业规模扩大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并率先构建了“夏季自然种植+冬季设施调控”的全季草莓生产模式,为区域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湟中区草莓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已建成草莓种植基地17个,总种植面积约1170亩,主栽章姬、红颜、甜查理等12个优质品种,草莓总产量达1857.47吨,带动周边1300余人实现增收,草莓种苗繁育、种植及鲜果销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亿元。

当湟中区的草莓陆续成熟时,位于大通县塔尔镇上旧庄村青海霖磊农业有限公司的早熟草莓“盐莓1号”已经发往西宁市各大商超。“我们种植了13亩草莓,品种有章姬、越秀、盐莓1号,其中有3亩是盐莓1号,这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早熟草莓,10月底就陆续上市了,采摘价格每斤60元,批发价每斤40元。除了游客自主采摘,部分草莓已通过各大商超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青海霖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龚锐敏说。

大通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冬季,当地种植了120亩草莓,主要种植在塔尔镇的设施温室里,预计11月底将全面上市。

湟中区与大通县作为西宁市草莓主要产区,依托设施农业与科学种植,推动草莓产业规模化、全季化发展。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冬日果篮,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为高原农业注入了蓬勃生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西宁冬季草莓即将全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