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政信类信托产品大幅收缩!

近日,信托圈内人了解到:资产管理信托发行仍然呈现低迷状态,一度坚挺支撑市场的政信类信托业务加速收缩,产品规模大幅下降,“量价齐跌”特征凸显,2月份尤为显著。

数据显示,2月资管信托产品结构呈现显著分化。2月融资类信托成立规模环比大幅下降53.73%至195.49亿元,占比从1月的68.82%降至54.03%。投资类信托规模虽环比减少14.15%至164.34亿元,但占比逆势提升14.24个百分点至45.42%。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5日,2月非标信托成立数量环比下降30.93%至827款,成立规模环比下滑53.62%,仅为211.84亿元,创下近三年单月新低。

一度坚挺支撑市场的政信信托也显现出明显颓势。数据显示,2月份政信信托成立规模为143.79亿元,环比下滑57.55%。

值得一提还有,非标信托产品规模降幅显著高于数量降幅,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下滑明显,业务收缩呈现“量价齐跌”特征。春节后资金市场利率中枢下移20BP,资金利率下行直接压缩非标产品的收益空间。

据信托圈内人分析,政信类信托产品“量价齐跌”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监管趋严与非标业务收缩。监管部门对融资类非标信托的穿透式监管强化,要求信托公司压降非标资产规模。同时,政策导向推动城投平台融资“非标转标”,地方政府更倾向于通过低成本的标准化债券融资,导致符合新规的政信信托项目锐减。

其次,融资成本下行与收益空间压缩。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城投平台主动压低信托融资利率。2025年部分发达地区政信信托收益率已跌破5%,较2022年的7.73%显著下滑。信托产品相较于标准化债券的收益优势缩小,资金募集难度加大,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下降,呈现“量价齐跌”特征。

最后,经济环境与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实体经济复苏乏力叠加地方债务风险隐忧,投资者对非标政信信托的风险容忍度降低,转向更安全的标品信托或国债等资产。部分地区政信项目违约事件,加剧了市场对非标资产的风险担忧。

政信类信托的“量价齐跌”是监管、市场、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收缩趋势或延续。投资人需从区域、资产类型、项目质量等维度优化配置,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未来,信托市场可能进一步向标品化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长期需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动态的匹配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政信类信托产品大幅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