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书写育人时代新篇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耕职教沃土70余载,紧扣内蒙古“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战略定位,打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专业3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系统构建“以德为先、产教协同、课改立新、中外互鉴”的团队建设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师资动能”。

以德为先 筑牢新时代职教师资底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学校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使命,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根”与“魂”,推动师德涵养与专业成长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团队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育人氛围,通过制定《关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管理办法》,开展“发扬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等教研活动,将师德修养内化为每位教师的价值追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团队将“能源报国”的使命融入日常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在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团队中,大国工匠卢仁峰等一批德技双馨的教师典范,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产教协同 构建“双师型”队伍成长新生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核心在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学校立足内蒙古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构建“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成“年龄梯队合理、职称结构优化、技能水平突出”的创新格局,推动教师从“三尺讲台”走向“生产一线”。

  在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团队21名成员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0%,获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7%,企业导师涵盖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技师等行业精英;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团队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等领衔团队建设,通过设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实施教师全员轮训计划,确保专业教师每5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精准把握能源电力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增材制造技术团队会聚16名专任教师与4名行业兼职导师,获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5%,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80%,“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85%。

课改立新 重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要素,模式是质量的关键支撑。学校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导向,系统重构课程体系,全面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育人转型,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多元立交桥。

  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建立了“基础共享、平台支撑、模块组合、方向互选”的课程体系,将产业链岗位能力要求转化为模块化课程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团队则构建了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六大教学模块,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等要素有机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团队创新“理实一体三阶、情境模拟双环、项目导向实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从单项技能训练到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能力进阶路径。

中外互鉴 拓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空间

  在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学校秉持“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理念,构建校际、校企、国际“三位一体”的协作共同体,将团队建设成果转化为辐射引领的强大动能。

  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团队连续10余年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等7个国家提供职业教育技术支持,编写中英文教材17部,建设方案14套,完成肯尼亚10所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团队与27所高职院校共同开发国际职业标准,构建“电力供应仓”,推动中国电力职业教育标准走向世界,共建“坦桑尼亚海外分校”,构建“国内专科文凭+国外高级文凭”双文凭模式,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增材制造技术团队参与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主持焊接工程师8级职业资格开发工作,为科特迪瓦、蒙古国等国家开展师资培训1000余人次,输出课程标准4门,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经过持续建设,学校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彰显职教价值。在社会服务方面,近3年完成横向课题50余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团队27项技术服务效益显著,年均开展社会培训6000余人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0余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获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学生王晓波获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优胜奖并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立足区域,放眼世界。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支点,撬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变革,探索出一条“师德为魂、能力为本、融合为径、创新为要、开放为翼”的团队建设之路。面向未来,学校将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更多的“机电智慧”与“机电力量”。

(白图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书写育人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