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彭博高级经济学家朱怿:关税目前没有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影响

(来源:i商周)

11月28日,由《商业周刊》主办,梅赛德斯-奔驰担任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The Year Ahead 2026展望峰会在上海举办。The Year Ahead展望峰会由美国彭博集团于2015年创办,通过对宏观经济、金融、能源、医疗健康、科技、零售、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分析,帮助商业决策者进行前瞻。延续《商业周刊》“领先,不跟随”的核心定位,多年来“展望”已成为在国内商界影响力深远的线下论坛,更是各界人士洞察商业趋势、链接优势资源的重要平台。今年是展望落地中国的第十一年,峰会紧扣当下全球发展热点,设置“中国与世界”“城市文化与商业”“科技与可持续”三大板块,对于想要把握各行业发展脉络的参与者来说,今年的展望极具价值。

在主题演讲环节,彭博高级经济学家朱怿针对“2026年宏观展望”进行分享,并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市场前景。

朱怿首先对彭博经济研究团队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团队近年来在地缘政治、全球贸易及关税政策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他表示,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生效,彭博特设了多个新研究小组,专注于分析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通过量化模型以及与经济学家合作,深入探讨这一课题。

朱怿提到,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加征了关税,全球贸易和经济数据却未如预期般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依然表现出强大的韧性,虽然关税水平创下100年来的新高,但我们目前并没有看到关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他指出,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暂时未受到关税政策的重大影响,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强劲,通胀水平也维持在相对温和的区间。

究其原因,朱怿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企业在关税变化的早期阶段、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更倾向于采取谨慎的应对策略,不急于作出调整。其次,价格的调整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企业的延迟举措使得通过关税向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更加缓慢。此外,AI技术和相关投资的增长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支持,部分抵消了关税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最后,从政策角度来看,美联储今年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关税的负面影响。

“当然,没有看到冲击不代表冲击不会来,”朱怿解释说,“我们目前还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可能要把更多时间留到明年,等到有更多宏观数据出来以后,才能看到更明显的关税影响。”

在谈到中国经济时,朱怿指出,尽管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关税政策的影响,但中国整体的出口数据仍保持稳定,尤其是对非美地区的出口表现出色,基本抵销了对美国出口的冲击。然而,国内消费放缓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十五五’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政策方向,就是要刺激需求、刺激消费。”朱怿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消费的困境,他指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换句话说,消费的预期中包含了人们对目前收入增长、对未来工作和收入的预期。根据彭博经济研究数据,当前中国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的预期较为悲观,这影响了消费信心。此外,中国居民正在主动“去杠杆”——过去几年信用卡数量的减少反映了这一趋势,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潜力。

在结构性因素方面,朱怿强调了中国社会的“内卷”现象。他指出,过度竞争的压力和长期的加班文化,挤压了人们的休闲和消费时间。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工作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使得年轻人难以平衡工作与生活,从而影响消费。

尽管整体消费面临挑战,朱怿也看到了一些消费领域的新亮点,例如年轻人的“情绪消费”。他提到,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能够带来情绪价值的消费领域,比如宠物、潮玩、茶饮等。这些趋势反映了年轻人对传统消费方式的改变,更多关注个性化体验和情感满足。

这种消费转向也为未来的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疫情之后,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单身经济蓬勃发展、约会经济走弱,年轻人的情绪消费成为新增长点。未来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在结构上迎合、创造出更多能够反映年轻人消费习惯变化的消费场景,例如宠物医疗、宠物陪伴等。”朱怿表示。

朱怿最后指出,要提振中国消费,短期的政策措施可能不足以应对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他建议,政府一方面应推动减少社会上的“内卷”压力,持续推出更多的育儿和养老补贴,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民众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预期。“只有在结构性层面发生更大改变的时候,我们才能从一个更可持续的基础上提振消费。”朱怿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彭博高级经济学家朱怿:关税目前没有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