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文博日历丨天冷了,快约好友喝杯暖茶

天气渐冷,北风呼啸

在寒冬里,约三五好友围坐茶炉旁

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再烤点红薯、花生、板栗

绝了~

今天,就用这对画珐琅提梁壶

陪着我们一起围炉煮茶

花花、蝴蝶陪你围炉煮茶

一眼看去,你首先会被

这对画珐琅提梁壶的色彩斑斓所吸引

先看椭圆形的提梁

外面为绿色锦纹

左右及上部有白色隔断

内以蓝釉绘螭龙、花卉等图案

壶盖以彩釉绘缠枝花纹

壶颈、壶嘴以棕墨釉绘夔龙纹

壶盖沿、口沿及壶嘴边缘均有鎏金

四四方方的壶腹上更是花团锦簇

上面为金黄色缠枝花纹

周身为灰白色缠枝菊花地

四面长方形白色开光内

彩绘牡丹、山茶、梅花、荷花、扶桑

以及蜜蜂、蝴蝶等

试想在这一片花海中围炉煮茶

将多么惬意

画珐琅

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

画珐琅是珐琅工艺的一种

一般指在金属胎体表面

以珐琅釉料绘制图案

并经过烧制形成彩色装饰的传统工艺

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国

△ 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点击了解更多

清康熙年间

欧洲传教士将画珐琅技术带入宫廷

与本土工艺融合

发展为“瓷胎画珐琅”和“铜胎画珐琅”

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

△ 清·画珐琅玉石花卉盆景,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的制作过程极为精细

包括制胎、挂釉、画活、烧彩

磨光和镀金等工序

整件作品才能光滑如镜,光彩夺目

△ 画珐琅制作工序示意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皆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及广东两地

设立珐琅作

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

所产珐琅制品供皇室使用

提梁壶

围炉煮茶绝配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

它以提梁为壶的把手

是一种年代更早的壶式

△ 清·玻璃扇形开光绘花提梁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古人饮茶

是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

用提梁壶较为方便

△ 清·提梁方式银火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

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

可谓围炉煮茶的绝配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承载了丰厚的内涵

杯盏中流转的不只是茶清香

更是代代传承的中国茶文化

央视《文博日历2026》

现已开售

快带上这个“国宝电子导游”

和“博物馆活页手账”

开启专属于你的2026年吧

点击图片,“马”上拥有

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武慧锋文案丨邵希炜视觉丨李承章技术丨汤沛审校丨郭琪红 文明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特别鸣谢丨沈阳故宫博物院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文博日历丨天冷了,快约好友喝杯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