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这片是‘节水’承诺,那片是‘不扔垃圾’的约定!”9岁的王月指着自己的环保作品介绍道。这件作品是她月初在四川省雅安市儿童友好公益服务中心的环保主题活动中,用废弃瓶罐、黏土、废纸等材料亲手制作的。
本月,雅安市持续开展了近一个月、覆盖全城的各类环保主题活动。王月主动参与其中,和同桌定下互为“班级环保监督员”的约定,“我们要让大熊猫的家一直这么绿,让青衣江的水像雅安的雨那样清澈!”王月说。
四川省雅安市,流传着女娲传说,亦是 “熊猫故里”。凭借雨润万物的气候,加之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洁净充沛的青衣江水,孕育了涵盖动植物、微生物的完整生态系统,珍稀物种在此栖息繁衍,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 “动植物基因库”。
四川省气候中心研究员周长艳表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需求尤为迫切。雅安的孩子们用行动告诉我们,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娃娃抓起,从爱护身边的青山绿水做起。”
世界儿童日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儿童设立的全球行动日,今年的主题为 “敢作气候担当 点亮儿童未来”。近年来,雅安市着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4年首次获邀参加世界儿童日相关活动,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方微博封面转发推荐;今年是雅安第二次受邀,并积极参与这场全球儿童盛会。
全城联动 趣味实践播撒环保种子
在世界儿童日系列活动中,雅安全城多处点位环保氛围浓郁。从熊猫绿岛公园、女娲广场、绿尾虹雉广场,到平羌渡码头、雅安科技馆、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再到各大校园,打卡集章互动、“天气总动员”科学实验、“环卫小卫士”街头实践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生态环保理念通过趣味体验浸润全城。
与此同时,由雅安市妇联联合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员单位组织的“书香传情·生态守护无界——共读一本书”活动同步开启。“雅安儿童友好系列丛书”《家在雅安》的作者,携手全国优秀志愿者、四川好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代表等组成的推广大使,走进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与孩子们围坐共读。在生动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片中,雅安的生态故事、生物多样性以及大熊猫保护历程被娓娓道来。
雅安市邮政管理局也组织邮政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赠书活动,将“雅安儿童友好系列丛书”免费送至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雨城区晏场镇新和村、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等村落,让乡村孩子们在书香中度过专属节日。
据悉,“雅安儿童友好系列丛书”是雅安市妇联联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员单位共同打造,以雅安的生态特色为核心,其中《家在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小伙伴们》作为代表作,用1200余幅生态图片,系统展示雅安的生物多样性,讲述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相关故事与保护历程,是兼具乡土性与科普性的读物。该丛书还亮相国内外重要书展并赠予多国儿童。
以儿童友好建设为基 深耕生态育童心
雅安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与城市文明传承深度融合,从提升碳汇能力到加强环境治理,从培养环保习惯到倡导文明新风,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国家儿童友好试点城市,雅安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1869”雅安方案》为纲领,交出了一份颇有成效的答卷。从受邀登上联合国相关舞台分享“雅安经验”,到推动熊猫绿岛公园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再到构建起市、县、乡(村)三级儿童早期发展公益服务体系,这一切的背后,是雅安对“儿童优先”原则的坚定践行。
在此坚实基础上,雅安将绿色环保理念系统性融入儿童成长教育全过程,“环保进校园”“自然课堂”等常态化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山林湿地观察动植物,直观感受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雅安科技馆、生物多样性公园等阵地,打造互动式环保体验空间,让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内化于心;《家在雅安》等文化载体,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态理念带入家庭,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性环保传播链条。
“愿这份由童心点燃的温暖与担当持续传递,汇聚成推动气候行动的磅礴力量。让绿色成为雅安最动人的底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守护家园的旅程中,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雅安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