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沈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147.8亿元。其中,出口额达537.7亿元,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这份亮眼答卷,既源于结构优化的内生动力,也得益于市场开拓的外向突破,更凝聚着政企协同的攻坚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进口受大宗商品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落,虽降幅收窄企稳但需巩固;传统市场贸易额调整,显示市场结构仍有继续优化空间;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新业态渗透率等方面,仍有提升余地。这些都是未来增效的突破口。
深挖潜力,需在“新”字上做足文章、在“拓”字上持续发力。产品端,既要巩固电工器材、汽车零配件等优势产业,也要聚焦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产品,推动出口从“量增”向“质优”升级;市场端,应趁热打铁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RCEP国家的合作,探索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推动“沈阳制造”“沈阳智造”通过更灵活的模式触达全球;进口端,则可围绕民生消费升级需求,扩大优质、高端产品的进口,并联动本地产业链,构建“进口-加工-再出口”的闭环,以进口促转型。
沈阳外贸的不断“摸高”,是结构优化的必然,也是开拓创新的成果。当前,企稳向好的态势已然形成,多元协同的格局正在夯实。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以现有成绩凝聚信心,以问题导向挖潜增效,在新产品研发上敢投、新业态培育上敢试、新市场开拓上敢闯,方能将短期增长势能转化为长期发展优势,在全球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