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渤海之滨、海河之畔,一座承载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艺术街区正悄然生长。作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生动实践,河北区天美艺术街区以艺术为媒,在城市更新中激活文化基因,在产业振兴中注入创新动能。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焕新升级,更以“艺术+”为核心理念,通过历史文脉与创新实践交织、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对话、艺术展览与市井生活交融,绘就“街区、社区、景区、校区”四区融合的时代图景,既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文化强市”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天津方案”。
■ 文化空间再造,城市更新中的艺术激活。依托天津美术学院的专业优势,一方面,街区突破传统高校美术馆的封闭属性,系统展陈经典创作、艺术收藏及当代艺术实验成果,涵盖年画、雕塑、数字艺术等多元形态,定期举办展览,推动传统与当代美学碰撞;另一方面,联动街区商业载体,构建“展览+消费”闭环,以“艺术流量”反哺商业消费,培育“看展—购物—社交”的新型文化消费链条。这种“高校资源下沉+商业场景赋能”的模式,既能为天美提供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更能为街区注入持续的艺文创造力,助力区域文化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生态集聚”跃升。
■ 产业生态培育,文化产业的多维布局。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试验场,天美艺术街区通过南北两大区域构建起多元产业生态:南部聚焦“非遗+”新消费赛道,以“非遗产业化新业态”与“历史建筑功能再生”双轮驱动,引入刻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统规划“非遗+”四大产业模块,同步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文化IP(知识产权)产业化开发,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目标打造国家级文化艺术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北部则以“数字未来·艺术先行·产业融合·生态共建”为导向,发力“数字+艺术”领域,吸引虚拟现实、数字藏品等企业入驻,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助力河北区文化产业聚集“新资源”、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开辟文化消费新赛道,加速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街区更以“艺术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为内核,通过艺术介入破解传统产业同质化困局,推动商业内容艺术化、文化消费多元化、艺术产业场景化,着力打造文化价值与产业经济双向循环的创新生态,持续释放产业孵化试验场的引领效能。
■ 动能转换升级,多元业态驱动的发展新范式。天美艺术街区集合艺文空间、艺术美育、生活方式、生活美学、社交娱乐、多样餐饮六大商业业态,以强场景力重构街区消费体验。已签约的16家特色商户中,包括首进天津品牌4家。借力核心区与东箭里招商节点,天美艺术街区也将打造“首发经济行动”。东箭里作为街区东侧“艺术消费先锋区”,重点招引国际与本土首店:国际方面引入米其林等头部品牌,本土聚焦新锐设计师品牌,设置不同的复合空间,抢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艺术消费”新赛道。
天美艺术街区的生长,是一场关于城市、文化与产业的深度对话。它以艺术为笔,在城市更新的画布上勾勒出文化传承的脉络,在产业振兴的蓝图里描绘出创新发展的轨迹。从历史建筑到潮流街区,从非遗工坊到数字展厅,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升级样本,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未来,随着更多艺术资源、产业要素的汇聚,天美艺术街区必将成为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文化强市”建设的强劲引擎,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艺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