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浙江开展桑蚕丝产品专项执法行动

在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首次使用智能便携式近红外光谱面料成分分析仪,对丝绸服装面料进行快速检测,有效提高了现场执法的精准度和效率。本报记者 曹吉根 摄

  本报讯(记者 曹吉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近期组织开展了一次桑蚕丝产品专项执法行动,查获假冒桑蚕丝服装货值近800万元,立案查处5起。近日,这5起案件有了最新进展: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中2起作出行政处罚,另3起已移送公安机关。

  据了解,丝绸产业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近年来,随着“国潮”风兴起,桑蚕丝制品受到市场追捧,越来越多的直播店铺开始销售桑蚕丝服装。桑蚕丝服装价格较高,但面料真假难以直观判断。同时,直播电商“人货场分离”的特性,导致产品溯源难、消费者维权难、监管部门查处难。一些不良商家为牟利,以涤纶、人造丝等低价面料冒充桑蚕丝面料,并虚标含量误导消费者。这些不法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桑蚕丝产品市场的非理性竞争。

  为进一步规范桑蚕丝服装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根据媒体通报的线索,组织开展了桑蚕丝产品专项执法行动。针对直播电商经营特点,以及线上发现违法违规商品难以在线下追根溯源等执法难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强化共治思维,发挥媒体等的社会监督作用,借势借力开展线索溯源;加强与公安部门合作,串联、穿透人、店、地线索信息,力求找准打击点位。对重点直播间开展24小时监测,对涉嫌违法的产品图文、直播画面开展网络固证。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最终形成覆盖33家门店、13家直播间的线索图谱。依据线索,该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收网行动,实现“线上直播间—线下实体店—生产厂商”全链条打击,共扣押涉嫌假冒服装2.4万余件。

  据介绍,被查处的几家线下店铺,均在电商平台设有直播间,有的多达21个直播间。在这些直播间里出售的所谓“桑蚕丝”服装,有的根本没有桑蚕丝成分;有的标签标注“100%桑蚕丝”,实际桑蚕丝含量不足。“我们现场查获了一家涉嫌违法的商家,其在自有电商平台店铺销售以涤纶面料冒充桑蚕丝面料的服装,总计售出2.7万件,销售金额536万元。”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鉴于当事人生产销售假冒桑蚕丝产品主观故意明显,货值金额巨大,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产品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净化了浙江地区桑蚕丝服装市场。该局将持续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依法打击各类不法行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浙江开展桑蚕丝产品专项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