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寻味佛光山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寻味佛光山

□光禄

初冬的佛光山,雨丝淅淅沥沥落下,把远山染成一片朦胧。山菊花开得旺盛,枝头的红柿灯笼般挂着,甜香混着湿土气飘过来,裹着亲切的乡味。

这山是有灵性的,天生的奇峰峡谷,藏着近千年的民间传说,又掺进了山里人淳朴的民俗。太行山的吃食、手艺人的活计,都集合在每年的佛光山庙会上。这热闹,成了十里八乡人一年一度的念想。

淡淡的云,轻轻裹住苍山。巍峨的山崖藏在雨雾后,像老人揣着的久远故事,不轻易说出口。山径被烟岚浸得迷蒙,脚踩在落叶上,软得能听见秋的私语。忽然一缕光从雾缝里透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佛光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平山县西部山区。这山,四季景色迷人。春天桃花漫山,把崖壁染成粉色;夏日常常落雨,云海在峡谷里飘荡,像衣袂飘飘的仙子;秋来枫叶红透,漫山层林尽染;冬雪落下来,山便成了一条逶迤的银龙。喀斯特的山崖、原始的林木,有着百来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致。最奇的,是那千米绝壁栈道上的溶洞。这里,原是亿万年前海底的模样,倒挂着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像天然绘就的画,有地质学家称赞这是“太行山最长的空中长廊”。

这山的庙会,是有根由的。据史书记载,佛光山庙会始于北冶乡九大村庙会,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山里人都会来到这里,祈愿地里的庄稼丰收,祈盼家人如意平安。延续到如今,佛光山庙会更热闹了。到这个时节,舞龙耍狮的队伍热闹欢腾,秧歌队甩着红绸把战鼓敲得震天响;跑旱船的、耍武会的,连抬皇杠的老把式都会兴致勃勃赶来,满场都是笑闹声。

山里的吃食也来赶场,古月的缸炉烧饼、北冶的扒糕、杜家庄的凉粉、望南峪的头脑汤,还有麻糖油鬼、贴饼子、卤水豆腐,热乎气裹着香味,勾得人挪不动脚步。

后来渐渐地,庙会上又添了新鲜的石磨玉米面、核桃、花椒、板栗、中华大杏梅等土特产。这些,是山里人自己种的,装在布袋子里,满是原汁原味。庙会上,人来人往,人们看民俗、买特产、凑热闹,这山便更加鲜活起来。2018年,佛光山庙会被列入石家庄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脚下的柿子树,把这初冬的蓝天举得老高。一盏盏红柿子悬在枝丫上,不是城里霓虹的亮,却是山乡自己的灯,暖融融的,风一吹就晃。这一晃,惊飞了崖上的山鸡,也晃亮了石涧的泉水。泉水顺着青苔往下淌,唱着幸福的歌。那山路绕着山转啊转,就把山乡的日子转成了醉心的烟火气。

路边的展牌吸引了我的目光,佛光山果香小镇赵家沟、文化小镇柏树庄、美食小镇望南峪、红色小镇杜家庄、影视小镇唐家会、水乡小镇官道峪……一个个山村的名字,都被细细放进“大区小镇”的梦想里,等着在时光里绽放成想要的模样。

最先把晨光揉进日子里的,是佛光山果香小镇赵家沟,村里打造了果香小院、乡愁馆、石刻小院等特色场所,还发展了果树种植,每到秋冬举办山楂宴,游客可以参与采摘山楂、制作冰糖葫芦等。装饰一新的村舍透着鲜亮,新修的乡路绕着田埂走,每一笔轮廓里都裹着精气神,再也不是从前的闭塞。

山还是这座熟悉的山,却因这细碎的变化,添了满坡的生气。风也知趣,先吹红了枝头的果子,再轻轻拂过村落,把乡村的希望也一并吹醒了。

走进一家农户,立刻与满院的红撞了满怀。他家正在办婚礼,窗棂上的大红喜字贴得端端正正,映着断桥铝门窗的纹路,格外喜人。

“孩子要结婚,我把旧院子翻盖了一半,留下了一半当念想。”主人满脸喜气。新翻修的洞房里,墙面粉得白净,摆着簇新的家具,却没丢了传统风俗,院中央二进院的老砖墙屏门还站在那儿,石台阶磨得锃亮,在几盆花卉点缀下,成了添喜的景致。新与旧就这么凑在一块儿,没有半分违和感,把现实的热闹和历史的温润缠在了一起。

小院里,满是欢声笑语,新郎新娘的笑脸比枝头的果子还红。这股子从心底里涌出来的幸福,藏在红灯笼里,粘在喜字上,也融进了赵家沟这越过越红火的光景里。

走出院门,坡下的田埂上,李叔正戴着斗笠看细雨中的蔬菜。清泉水顺着沟渠淌进菜畦,溅起的水花沾在菜叶上,亮得像撒了碎星。看到来人,他抬起头来,笑呵呵地说:“欢迎大家采摘,新鲜着哩!”

不远处,有游客坐在文化广场的石凳上,听村里人讲佛光山的传说。农家院里飘出了炖菜的香气,老板娘正擦着新换的木桌,盼着来尝鲜的游客。

幸福的梦想铺在乡路上,也铺在当地百姓的心头。你看农家院前那树上金黄的叶子,一片一片都在晃,像在小声说:“这日子啊,正往好里长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寻味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