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交卷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十四五”期间,中国商用车行业在销量起伏中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式的结构性重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勾勒出一条曲折的复苏曲线:商用车行业在2021年以产销同比双降开局,2022年更是深蹲探底,产销同比下滑均超30%。而后在经历2023年的强势反弹后,2024年市场再次小幅回调。直至2025年1—10月,产销重现接近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这种“W”形的产销起伏背后,是商用车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深层蜕变。行业竞争的逻辑也已经从单一产品性能的比拼,逐渐转向技术、生态与组织能力的系统较量。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期间,国内各类商用车企业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与全球化领域精耕细作,完成了多技术路线、全场景覆盖、海内外拓展的多元布局。
比如,宇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中国商用车行业经历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出口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高端化等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被培育壮大。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宇通始终与国家战略步调一致,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市场趋势早已明确,新能源浪潮不可阻挡。对于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不是政策驱动的选择题,而是时代与市场交给我们的必答题。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轻卡市场销量达44.84万辆,增速20.67%;新能源轻卡渗透率更是突破了26%。这组数据背后,是技术的持续突破,是成本的优化迭代,更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日前,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商用车营销事业部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主持工作) 余纪邦如是阐述商用车新能源化。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商用车从政策扶持的“试验田”逐步成长为市场选择的“主战场”。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4.6%。
不同于乘用车领域,商用车因场景复杂性催生了技术路线的多元裂变。纯电、混动、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竞相逐鹿,企业们纷纷依据自身优势与判断,在各自看好的赛道上厉兵秣马。
海珀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回顾‘十四五’,海珀特最核心的成就,是初步验证了‘车+能源+N’一体化运力解决方案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交付了一款性能领先的氢能重卡,更是交付了一个经过初步验证、具备商业化前景的全新运力服务模式。”
“过去几年,大通在新能源方面的业务实现了量质双升的全面突破。销量上,大通商用车的销售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举例道,今年1—10月,新能源零售达53383辆,同比增长60%,渗透率达32.1%。明星产品“大拿”系列10月零售同比大增184%,1—10月累计同比增长147%。“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密集落地,包括DHL欧洲800台订单,中国香港地上铁大批量采购,新加坡纯电轻型商用车市场登顶。”
上述宇通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告诉记者,宇通的研发布局覆盖纯电、混动、氢燃料三大平台,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自主攻关为切入点,在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电驱、电桥“五电”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技术标准、可靠性、竞争力及产业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3年,宇通发布了电动专属平台‘睿控E平台’,可以实现硬件高度融合集成、软件在线升级,产品实现续航领先1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2024年3月,睿控E平台持续进化,行业首推10年100万公里、15年150万公里质保长寿命电池,发布行业首个闪充解决方案。”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协同
“卖车不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这句话已成为商用车行业的共识。“十四五”期间,商用车行业开启了产业的生态共建时代,相关企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供应链的线性关系。
“‘十四五’期间,大通依托上汽集团全产业链资源,以生态共创为核心,在跨界合作中实现技术与产品的双重突破。”提及与科技巨头的合作成果,上述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智能化合作深度落地方面,品牌与华为乾崑达成战略协作,成为首个深度合作的轻型商用车品牌,在智能网联、云服务领域推出实质成果,合作技术搭载于星际皮卡等车型,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控、智能货柜调度等功能,后续还将拓展智能座舱与组合辅助驾驶合作。”
上述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称:“上汽商用车与宁德时代进行深度技术融合,为大通新能源产品的‘可靠、安全、高性能’提供了顶级供应链保障,同时实现行业首个无人车换电落地,结合宁德时代顶尖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实现商用车从‘单一电动化’向‘交能融合智能化’跨越。”
“商用车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现实。对于海珀特这样的初创企业而言,我们相信,真正能够支撑企业穿越周期的,不是单一要素的领先,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开放包容的、能够持续自我迭代的组织能力。”海珀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宇通也初步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基于产业链的布局,确保所有研发成果自主可控,竭尽所能在产业中延续价值。”对于构建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上述宇通相关负责人称,“一方面,宇通与国内外优秀的合作伙伴一起,比如宁德时代、汇川、采埃孚、博世、亿华通、重塑、文远知行、速腾聚创等,围绕新能源相关技术、标准及产业化应用,共同开展创新研发,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另一方面,宇通还通过自研将上下游零部件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据悉,截至目前,宇通拥有零部件企业10余家,涵盖电池PACK、电机、电控、减变速箱、车桥/悬架、充电桩、整车内外饰、座椅、空调、仪表、座舱域控制器等。上述宇通相关负责人称:“正是有了自己的零部件产业链,我们才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气候、不同使用习惯等,快速调整零部件的相关标准和配置,保证给客户提供更适合的差异化产品。”
“十五五”顺势开新局
商用车行业在“十四五”成就的基础上,已为描绘“十五五”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基础。面对新阶段,企业正围绕技术路线、商业模式与全球市场展开多维度、系统化的战略布局。
对于行业趋势,上述海珀特相关负责人称:“根据国家规划指引,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新能源商用车的整体渗透率将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凭借其在长途重载场景下的零碳优势,正成为交通脱碳的关键路径,产业生态将加速成熟。预计到203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保有量有望突破百万辆,氢能在商用车领域的渗透率预计将超过10%,由此构建的氢能商用车运输体系总体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在此趋势下,海珀特预判‘十五五’期间商用车行业将呈现两大深刻变革:一是技术路线将加速向纯电与氢燃料并行发展、场景细分的方向演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在重载长续航、冷链等场景将占主要市场份额;二是行业竞争格局将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全面升维至‘生态体系竞争’。单个企业难以独立覆盖全价值链环节,未来能够整合产业链、构建协同生态的‘链主’企业将成为行业主导者。”上述海珀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这一判断,海珀特始终秉持成为‘最具价值的商用车运力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愿景。我们交付的不仅是先进的车辆产品,更是整合了车辆、能源、服务、金融与数字化管理的全方位运力解决方案。”
谈及商用车行业“十五五”竞争格局的展望,上述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展望‘十五五’,大通认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三大根本性变化:一是新能源从‘替代选择’成为主流动力形式,纯电、混动、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进一步分化,高效补能、智能网联与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成为核心竞争点;二是竞争维度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生态价值竞争’,单纯的车辆销售已无法满足需求,‘产品+服务+场景解决方案’的生态闭环成为胜负关键;三是全球化竞争深度加剧,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技术与规模化优势,在海外高端市场与国际老牌品牌正面抗衡,‘中国智造’主导的全球商用车秩序加速形成;四是用户共创成为行业常态,场景化产品需求持续爆发,企业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重构研发与运营体系。”
同样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宇通更强调体系化的全球布局与产业协同。上述宇通相关负责人称,面向“十五五”,宇通将始终聚焦商用车主业,深入做好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加快推进客卡并举,以客车带动卡车,以海外中高端带动国内中高端,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加快技术产品攻关,并稳步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品牌力。同时,利用新能源产业及产品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卡车及核心零部件外销业务,打造产销规模稳步增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细分领域优势突出的一流新能源商用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