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一轮寒潮席卷全国,随着气温一同牵动市场的,还有羽绒服价格。
“1吨鸭绒从17万元涨到58万元”“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300元能买到真羽绒服吗”……近日,这些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是谁在推高“冬日战袍”价格?今年羽绒服会越来越贵吗?
羽绒服越来越贵了
近日,在北京几个商圈内,羽绒服已然成为冬季服饰的“主角”。目前,商场内80%以上的羽绒服填充物都是鸭绒,价格普遍突破千元。一家运动品牌鸭绒含量300克的羽绒服标价为2688元,不少以往主打高性价比的国民品牌也推出了千元以上的中高端款式。
在南京新街口某大型商场,各式新款羽绒服摆放在货架显眼处。市民王悦在逛了半天后,最终选择了一件打折后千元以上的国货羽绒服。“一年比一年贵啊!”王悦感慨道。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438.6元涨到656元。2023年,羽绒服平均售价普遍上涨至500元到800元。
到了2024年,羽绒服价格再度上涨,其中终端销售均价在0元至500元、1000元至2000元以及3000元及以上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价在1000元至2000元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相较于上年同期提升最为明显,上升了1.82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产品牌纷纷开启高端化之路。2019年,波司登推出新一代轻薄羽绒服及高鹅绒冲锋衣;2021年,高梵推出超过千元的“黑金系列”鹅绒羽绒服;2022年,鸭鸭紧跟行业升级趋势,推出Goose系列鹅绒服……国内品牌高端化转型后,除了因填充物从鸭绒升级为鹅绒提高服装成本,还研发防风防水、静音等功能性面料,这些升级的原材料和工艺都使得生产成本上升,最终传导至终端售价,促成了国内品牌羽绒服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的态势。
贝恩咨询报告指出,一方面,在2000元至5000元价格区间的服装品类中,国产品牌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8%;另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依然维持高溢价。
羽绒涨价与猪肉降价有关?
一只鸭子的羽毛,如何搅动了整个市场?答案必须从产业链源头寻找。
“今年上半年,鸭绒价格最低约40万元/吨,最高点已逼近60万元/吨,涨幅高达50%。”浙江三星常务副总经理毛凤伟透露。
江苏某羽绒制品企业总经理郭正介绍,今年整个羽绒行情波动很大。自10月起,鸭绒、鹅绒价格普遍上涨了50%,导致羽绒服成本上涨了20%,羽绒服出厂价也比往年高。
羽绒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4日,90%白鸭绒价格为564.06元/千克,同比上涨11.91%;90%灰鸭绒价格为546.68元/千克,同比上涨14.19%。
业内人士计算,一件填充了150克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羽绒服,其原料、辅料和人工费用总计不低于126元。而对于填充更优质的鹅绒且工艺更加优良的产品来说,很难将成本压低至300元以内。
对于市场“羽绒涨价与猪肉有关”的传言,业内人士称其有一定合理性。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负责人祝炜分析:“当前鸭绒价格高位运行,核心原因是鸭出栏量显著下降鸭绒减产,养殖企业原料毛定价上涨亦推动了鸭绒价格上涨。”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进一步表示,当猪肉价格低时,消费者会更多选择猪肉,鸭肉需求减少,养殖户为减少损失会减少鸭子养殖量,鸭绒产量随之降低,市场供应减少,价格随之上升。鹅绒情况也类似。
毛凤伟补充道:“一只鸭通常只能产出二两毛,以往正常售价约每只3元至4元,现在已经涨到至少每只5元至6元,鸭毛价格甚至可能超过了鸭肉本身。”
涨价声中藏“分化”
在一片涨价声中,市场也传来了不同的声音。
杭州四季青服装城新中洲临街店铺“FF”店主朱姐说道:“今年原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不过我们的一件羽绒服的批发价相较去年贵了70元到80元,远没有网上传言涨了两三百元那么多。”
在北京百荣世贸商城羽绒服专属分区,有店面的90白鸭绒(含绒量90%)长款女式羽绒服,售价均在1200元以上,90鹅绒长款女式羽绒服售价均在1500元以上。“今年没涨,白鸭绒跟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鹅绒的价格甚至还稍微便宜一点。”一家店面销售员表示。
线上平台数据也证实了千元以下羽绒服仍有丰富选择。波司登2025年冬季新款短款鸭绒羽绒服,绒子含量90%,充绒量99克至173克,淘宝旗舰店券后价格699元起;鸭鸭珠峰系列锁温羽绒服,绒子含量90%,鸭绒充绒量172克至248克,券后价格699元起。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上架销售的羽绒服填充料大多是七八月份或者更早生产的羽绒,十月、十一月的价格波动不太会影响到这一批的羽绒服。
此外,不少羽绒企业提前采购原料,通过“期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风险。
“企业一般是根据去年的市场需求提前订购原料,比如今年8月就已签订明年的订单,虽不依赖现货采购,但原料高价仍会带来一定成本压力,服装企业在接单和补货时需更为谨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羽绒行业协会会长傅妙奎解释道。
不过,专家表示,在羽绒服市场,只有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大厂商能掌控产业链全部环节,大部分中小厂商只在羽绒服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生存。大厂商拥有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一线工人相对稳定,中小厂商随时受原料和人力成本波动影响。大厂商还能通过研发、设计和营销,制造品牌溢价,引领市场价格。
后期市场行情如何?羽绒金网的预测指出,鸭毛价格高位回调将有助于缓解羽绒行业的成本压力,市场将逐渐回归由需求主导的平稳格局。
张丽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