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浙江女子确诊癌症晚期,仅1个月就转移!医生:这类信号别忽视

转自:宁波晚报

本以为是吃坏了导致胃肠不适,谁知肚子竟一天比一天大,仅一个月时间,就已胀得像揣了个西瓜,待拿到检查报告,50岁的朱女士(化名)感觉天塌了:肠癌晚期且已出现腹腔转移。

“若不进行有效干预,生存期可能不超过半年。”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陈贵平主任医师说,朱女士整个腹腔都充斥着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还有严重贫血,白蛋白指标也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在生命的至暗时刻,是医护人员一直陪着我,让我别放弃。”如今,顺利逃过一劫的朱女士即将出院,当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走进病房时,她说得最多的是,“希望我的经历能为更多人敲响警钟。”

女教师突然查出晚期肠癌

一肚子腹水该如何“拆弹”

朱女士从今年国庆假期开始发病,先是莫名右上腹疼痛,后痛感蔓延至腰部。起初她并没在意,以为是长期伏案工作及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连锁反应,直到肚子越胀越大,连呼吸都成了难事,到当地医院进一步检查才得知真相——肠癌晚期,并已发生广泛转移,一天天变大的肚子里全是腹水。

之后,朱女士辗转多地就医,均被告知希望渺茫,备受打击的她甚至一度打算放弃治疗。就在她手足无措时,同事向她推荐了浙江省中医院的陈贵平主任。“你还年轻,仍有战胜病魔的希望。”在了解来龙去脉后,陈贵平建议朱女士尽快就诊。

第二天,朱女士便从台州赶到杭州住院。在与癌症赛跑的时刻,省中医院迅速组织放射科、麻醉科、肿瘤科、妇科等展开MDT讨论。

“患者右半结肠被多个肿块占位,其中最大的一个肿瘤位于结肠肝曲,直径超过15厘米,比拳头还宽,并发大网膜转移伴大量腹水、不全性肠梗阻。”经全面评估,医生们决定先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腹腔置管引流腹水,在改善朱女士身体状况的同时,也为后续手术奠定基础。

“朱女士的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棘手。”陈贵平说,她在术中出现输血过敏,这就意味着发生再次输血过敏风险增加,手术中每一刀都得小心翼翼来尽可能减少出血。最终,四个半小时后,朱女士手术成功。

以为是腹痛没在意

此后却确诊肠癌

这样的案例

媒体之前也有报道

杭州17岁少年腹痛查出肠癌!

半年前父母一个疏忽让医生直呼惋惜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收治了一名17岁的肠癌患者江江(化名)。

小伙子的父亲说:“刚开始出现小腹胀痛的时候,我和他妈妈还以为只是吃坏肚子了,想着刚开学没多久,请假有点可惜。后来疼痛两三天都没有缓解,还伴随发烧,孩子躺在床上也有气无力的,我们才赶紧带他上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江江的体温有38.5℃,轻压右下腹就疼得冒冷汗,医生摸着他的肚子检查时,能摸到腹腔内有鸡蛋大小的不规则肿块,感觉不妙。果然,CT结果显示回盲部团块、肠梗阻。之后的病理结果也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江江患上了结肠癌

医生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得知,江江没有癌症家族史,生活也比较规律,没有不良饮食习惯。但是半年前他曾发生过一次肠梗阻,当时只在当地医院简单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检查,禁食治疗后症状好转,没有做胃肠镜检查再进一步细究病因。江江的父母听后后悔不已。

作为常年和肠道打交道的医生,陈贵平提醒大家需及时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目前胃肠道肿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建议45岁以上人群需定期进行肠镜筛查,高危人群则要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有家族遗史的人群应比家属发病年龄提前10~15年进行肠镜检查。若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如便血、黏液便、大便变细或是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诊。

出现以下情况的肠癌的高危人群,

需要上医院做肠镜检查:

1、大便带血、腹胀腹痛,或出现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明显消瘦等症状。

2、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

3、曾发现大肠息肉患者。

4、患溃疡性结肠炎5-10年以上个体。

5、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血缘近亲属。

6、40岁(或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陈建勇说,其实在结肠癌早期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的生存机会。虽然像江江这样十几岁的肠癌患者比较少见,但正是因为对疾病的忽视,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非常可惜。因此,再次建议,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肠镜筛查结直肠癌,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去除,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况且现在无痛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无痛胃肠镜可以帮助患者更舒适的完成检查。

另外日常生活中,

大家也需重视结直肠癌的预防:

1、运动可以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减少肉食,避免加工肉食。

3、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浙江女子确诊癌症晚期,仅1个月就转移!医生:这类信号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