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编写工作指引,精细管理小税种

(来源:中国税务报)

转自:中国税务报

本报记者 陈显信 通讯员 续晨北

“耕地税,护良田,绿色发展记心间;车船税,促环保,排量大小有说道……”在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未央区税务局举办的“九税快讲”课堂上,税务干部化身“小税种政策翻译官”,将政策转化为脱口秀的“梗”、相声的“包袱”、情景剧的“剧情”,令政策宣讲变得生动有趣。

今年,针对小税种种类多、政策分散、纳税人关注度相对较低等特点,西安市未央区税务局结合小税种征管实践经验,制定了《“强基固本 细税长流”小税种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小税种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税务部门内部各环节、各税种之间的协同配合,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内外协作的管理格局。

同时,未央区税务局组织人员编写了《小税种精细化管理工作指引》。“一本合格的案头工具书,关键要为基层干部清晰地指明‘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标准’。”编写过程中,作为主编的财产和行为税科科长全雅明始终坚持实用性与指导性必须放在首位的原则。基于这一思路,《工作指引》围绕各税种管理特点与常见风险环节,系统梳理形成标准化操作规范,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转化为标准路径,为基层一线税务干部提供指导和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的交叉比对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小税种的税源信息。但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数据壁垒,如何破除壁垒以及从海量数据中准确查找到有用数据,成为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问题。

未央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央区税务局与未央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积极打通外部数据链,打造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建立税费共治格局。同时,深度挖掘内部数据价值,强化不同税种申报信息、发票数据等逻辑关联比对,构建了“比对企业不动产租赁发票信息与从租计征房产税申报情况”“依据建筑施工许可证名单核实环保税缴纳情况”等数据模型,实现对风险点精准定位,让潜在税源浮出水面,有效弥补征管漏洞。

近日,未央区税务局税务干部在运用数据模型开展扫描分析时发现,某商贸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份开具了房屋租赁发票,且发票备注栏清晰标注着5套租赁房产。然而,税务干部通过税务核心征管系统查询发现,企业并未对这些房产进行房源信息采集,存在明显的少缴房产税风险。经核实,该企业于2024年6月因投资分红取得上述5套房产,并已办理房屋权属证书,因企业对新增房产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具体政策存在理解偏差,房产税未及时申报。为此,未央区税务局立即向该企业详细宣讲了政策规定,企业最终按规定补缴了相关税款和滞纳金。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未央区税务局针对小税种共查补税款3087.52万元,促进小税种精细化管理,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编写工作指引,精细管理小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