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连跌5个交易日的龙蟠科技(603906.SH)突然迎来两个一字涨停。11月25日至11月26日,龙蟠科技开盘即涨停,由16.42元/股涨至19.87元/股,两日大涨21%。
就在11月24日晚间,龙蟠科技披露一则重大合同,表示龙蟠科技和楚能新能源的合作有所升级。直至2030年结束,楚能新能源拟向龙蟠科技采购130万吨磷酸铁锂,是此前15万吨采购量的8.67倍;订单估值超450亿元,是原先50亿元的9倍。
就此次调整,11月25日,龙蟠科技有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楚能新能源自身的发展与未来扩张规划可观,有很多出口项目。听说楚能明年要扩(产能)到260GWh。”股市反响热烈之际,龙蟠科技也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履约风险。毕竟,即使以5至6年的供应周期来看,这也是一份史诗级大单。它能否变成真金白银,则要依赖于未来需求的实际落地。
据了解,130万吨磷酸铁锂大概对应450至460GWh的锂电池。作为对比,2025年1至9月,楚能新能源储能电池共出货50GWh,超过2024年全年的20GWh,未来规划产能达500GWh。
为何突然加码?
11月24日晚间,龙蟠科技公告称,公司与楚能新能源相关企业签署了一份生产材料采购合作协议的补充协议,修改了双方此前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内容。这笔大规模采购协议得到市场广泛关注,次日开盘,龙蟠科技股价迅速封死涨停,并连续两日一字涨停,累计涨幅达21%。
龙蟠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头部企业,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其磷酸铁锂出货量均位于行业第四。天眼查数据显示,楚能新能源2021年成立于湖北,主营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
2025年5月初,两者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在2025年4月30日至2030年4月30日,由龙蟠科技向楚能新能源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且逐月确定单价,合同估值超50亿元,折合3.33万元/吨。
时隔半年,随着补充协议签署,双方关系迎来升级,协议有效期、采购规模和订单估值均有变化。补充协议显示,原定15万吨的磷酸铁锂供应量被大幅上调至130万吨,增幅约766.67%;订单对应的金额也大幅提升,由50亿元增至450亿元,折合3.46万元/吨;协议有效期也延长6个月,合作期延长至2030年末。
对于订单规模升级,龙蟠科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楚能新能源自身的发展与未来扩张规划可观,有很多出口项目,而且相关协议为5年长期订单,并非集中于单一年度交付。目前来看,储能预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提示风险
资本市场对这份大规模订单的反应迅速且热烈。在股价飙升的同时,龙蟠科技也在公告中明确提示多项风险。
龙蟠科技公告称,两者合作主要基于楚能新能源未来5年的经营需要,协议约定的2026年供应量为10万吨,2027年至2030年为每年30万吨。
自2027年开始,龙蟠科技需每年稳定向楚能新能源供应约30万吨磷酸铁锂,而这一数量尚未包括龙蟠科技与其他客户,如宁德时代(300750.SZ)、瑞浦兰钧(0666.HK)、欣旺达(300207.SZ)、LGES(373220.KS)等的供货协议。这意味着龙蟠科技需要如期完成产能扩张。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24年龙蟠科技的磷酸铁锂正极销量为17.8万吨,对应8成左右的开工率。长城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龙蟠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约为7.8万吨。
目前,龙蟠科技拥有江苏金坛、天津宝坻、四川蓬溪、山东菏泽和湖北襄阳以及印尼三宝垄6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设计产能达23.18万吨,同时在建产能为9万吨且预计于2026年6月完工。
龙蟠科技在《补充说明暨风险提示公告》中强调,这一合作协议的具体执行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供应量较大、执行周期较长,期间可能面临因公司或客户经营状况变化、行业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等多重不可预见因素。
兑现才是关键
龙蟠科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130万吨磷酸铁锂大概对应450至460GWh的锂电池。由此测算,10万吨对应约35GWh,30万吨对应约105GWh。作为参考,大概是2025年储能电池预计新增出货量的40%。
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24年,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80GWh、335GWh,分别同比增长23%、64%。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近期公开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过1.05TWh,未来10年仍有近3倍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600GWh,未来5年实现翻倍。
作为此次订单的需求方,超前锁定大单的楚能新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如果按其预设的扩张速度,确实需要大量上游供给支撑。
高工储能消息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楚能储能电池累计出货50GWh,较2024年整年的20GWh增长150%。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楚能新能源2025年10月装车量为0.58GWh,位列国内第十二名,市场份额为0.69%,环比9月下降0.16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显示,楚能新能源目前已建成武汉、孝感、宜昌等多个生产基地,宜昌二期和襄阳基地规划到了2026年,未来规划总产能则高达500GWh。龙蟠科技有关人士透露,楚能新能源计划在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260GWh。
在新能源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面对激增的需求,电池企业通过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锁定原材料供应已成常态。而这究竟是战略远见还是过度乐观,还需要长期关注。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