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1+7+365”长效服务新型材料产业链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链长接待 局长坐班

“1+7+365”长效服务新型材料产业链

金属陶瓷刀具产品。

企业代表。

“我们日常遇到的小问题,通过成都的企业服务机制都已迅速解决。这次与‘链长’面对面,我特意准备了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共性问题,希望通过政策赋能,共同推动成都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11月27日,“进解优促”面对面——新型材料产业链企业专场活动现场,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颜焰向记者透露,企业持续研发的投入已换来实实在在的市场回报:今年以来,企业订单同比增长40%,订单排期已至明年4月。

当天,包括颜焰在内的30余家产业链重点企业负责人齐聚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住建局等近20个市级部门及相关区(市)县、市属国企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展开面对面交流、实打实破题。

现场回应

企业诉求“秒回应”

政企协同精准破题

活动现场,围绕市场拓展、政策支持、要素保障、金融服务等企业核心诉求,设置专属交流区域。企业、政府部门、行业智库“肩并肩”沟通,务求实现“现场提问—即时解答—台账督办”的闭环互动。

“我们新建的‘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将于四季度试生产。”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翠容说,公司需要拓展对接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将依托新设立的“场景应用推进处”和“四专一家”服务模式,牵头梳理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清单,组织中自科技等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同时邀请企业入驻“成工精销・工业淘宝”官方公益平台,即时享受免费入驻、产品推广、供需精准匹配等一站式服务。

“我们计划低成本出海拓市场,希望多参与有补贴的组团出海活动。”成都鸿润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菁提出诉求。市商务局现场回应,企业境外参展展位费可获70%—80%支持,海外营销及合规费用超10万元部分按50%补贴。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补充道,今年经新领域已组织4个政企代表团赴8个国家拓市场,签约超159亿元,明年将联合市商务局、市博览局继续精准策划更多“蓉品”出川出海活动。

聚焦企业融资难题,成都能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计划推动其高温陶瓷芯片(HTCC)项目扩产,提出项目改扩建资金需求。市委金融办立即回应,成都发布了首期规模112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将争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机制升级

“1+7+365”服务

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

成都新型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基石”,已形成雄厚产业基础。2024年,成都新型材料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949.4亿元,规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今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全年规模可突破2000亿元。

成都新型材料产业培育了金发科技、虹波实业等13家链主企业、7家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拥有硅宝科技、光明光电、佳驰科技等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以及5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自科技、侨源气体等13家新材料领域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2000亿元。

企业所需,正是“进解优促”服务精准发力的重点方向。“政府部门现场‘秒回’企业诉求,这种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我们倍感振奋!”一位参会企业代表感慨道,“特别是现场梳理的《新型材料产业政策包》非常清晰,首批次应用、研发支持、融资对接等政策一目了然,解读也很接地气,让我们第一时间就能对号入座。”

记者注意到,现场公布了各部门联系方式和系列服务二维码,确保企业诉求“随时能找到人、快速能办成事”。“不仅现场回应具体,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长效机制,让我们看到了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本次专场活动并非“一次性会议”,而是成都新型材料产业链 “进解优促” 升级版的开端。

活动中,“1+7+365”服务机制正式启动。“1”即本次链长面对面活动;“7”是从12月1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企业诉求“攻坚周”,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将轮流入驻市民促中心坐班,集中解决现场未完全办结的问题,并举办政策申报辅导、知识产权保护等专场活动;“365”是全年常态化服务,市民促中心联合新型材料产业链专班建立诉求台账,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单位,通过企业服务平台实时反馈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茜 文/图

制图 江蕊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1+7+365”长效服务新型材料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