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埃安官方曾被纯电拥趸视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如今成了拯救销量的香饽饽。
广州车展前夕,埃安抛出了首款增程车型i60,起售价压低至10.48万元。广汽埃安营销负责人杨龙直言,这个价格只是“入场券”。但在入场背后,是埃安急需止血的焦虑——数据显示,今年10月埃安销量同比大跌32.55%,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下滑19%。
在纯电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的当下,埃安急需一个新的增长极。凌新新透露,内部对i60的月销预期是“至少1万台”。这不仅是KPI,更是埃安能否重回主流视野的生死线。
回应“换壳”质疑
广汽埃安i60尚未上市,关于其是埃安V Home“换壳”的争议便甚嚣尘上。两者在外观、尺寸上的高度雷同,让“套娃”之嫌难以洗脱。
对此,广汽埃安i60产品总经理凌新新坦承,埃安i60与埃安V Home是同平台车型,做到轻量化的共用,同时要保证有明显的差异化。
为什么不去再造一个新车型?凌新新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现在广汽想要优化成本,想把量拉起来。这就需要结合当下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找到新的机会点,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把成本优化到极致,把用户需求、体验做到极致,这个产品才有可能成功。
不过,凌新新也指出,埃安V Home与埃安i60的定位不同。前者整体造型比较新潮、个性,更多面对城市比较潮一点的年轻人。而埃安i60是埃安的首款增程车,更加主流、大气,也更实用、更经济,同时也有机会打进北方市场。
那么,为什么会让这样的姐妹车同时出来呢?凌新新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希望把这个市场打爆,通过做差异化,希望未来这两个车型在各自领域都继续能够开花结果,打自己专属的市场,实现至少“1+1>1.5”的效果。
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广汽埃安的销量为27014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40052辆,同比下滑32.55%,相比今年9月份的销量29113辆,环比下滑7.2%。
不过,凌新新在沟通中透露,i60的月销量预期至少1万台,如果算上埃安V Home系列,目标月销至少1.3万台。
瞄准蓝海,还是由于没得选?
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乘用车市场将形成“纯电、混动、燃油”3:4:3的格局。
目前增程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以理想L6为代表的增程车各方面体验都很不错,但售价普遍在20万以上,价格偏高;20万以下区间在售的增程车型并不多,且大多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亏电油耗普遍偏高,发电功率低、体验差,用户对高品质增程车型的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
而10万—15万这个 “黄金价格区间”,恰恰是家庭用户购车的核心预算带,却缺乏 “技术过硬、价格亲民” 的标杆车型。埃安i60增程版的推出,正是看准这一蓝海。
在凌新新看来,“20万以下、200公里以上的增程车市场未来一定是一个好的增长点。”
日前,工信部针对购置税减免提出新技术要求,纯电续航低于100公里的新能源车型将不再享受政策补贴。后续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也都必须做到100公里以上,而埃安i60增程版凭借高达210公里的纯电续航,直接跨过了这一政策门槛。
“价格做到插混的价格,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用200公里的续航与100公里的插混直接竞争。”凌新新说道。
但一款产品能否成为市场爆款,除了价格、产品配置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天时地利人和,比如渠道、用户运营等。
在渠道方面,埃安已经开始往下沉市场布局。据杨龙透露,埃安将于2026年新增600家服务网点,在全国范围突破1000家。在缓解用户补能焦虑的服务道路上,埃安也在不断发力,截至目前,其自营充电桩已突破2万根,拥有超过137万根互联充电桩。
在产品规划方面,未来埃安还会推出多款全新命名的车型,包括A系列(轿车)、i系列(SUV)、N系列(MPV)。
撕掉“网约车标签”
不过,i60 的推出,被认为是埃安试图去撕掉 “网约车” 标签、全面转向 C 端市场的必然动作,i系列不仅是埃安销量增长点,更是品牌形象重塑的关键。
早期凭借AION S、AION Y等车型,埃安快速打开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埃安依靠强大的B端市场规模,全年拿下了48万辆的市场销量,仅位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
由于当年大量车型用于网约车市场,“埃安=网约车”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这样的标签直接影响到了其家用市场的接受度。
为摆脱这一困局,埃安启动全球车计划,相继推出第二代AION V、AION RT、埃安UT等车型,通过更具国际范的设计、针对家用场景的优化,试图重塑品牌形象。
不过,由于这两年混动车型的崛起,纯电车型的市场份额一直被挤压,单一纯电路线,已不足以支撑埃安在主流市场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埃安累计销量仅26.2万辆,同比下滑19%,向ToC转型已迫在眉睫。不管是启用“i”系列新命名序列,还是在营销层面,从过去单一卖车,转向聚焦用户运营、深度经营“用户”,推出全新用户IP活动“AI上生活好状态”,埃安的目的只有一个:重新打开C端市场。
近期,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首款车型埃安UT Super,以4.99万元租电版起售价击穿市场底线,叠加补贴后最低仅4.54万元。埃安UT Super“双十一”上市以来,订单量已突破1.6万台。
这种借力京东流量效应卖车的模式,是埃安在营销渠道层面的一次尝试,希望能通过“国民好车”的营销策略,使其能够迅速破局C端出圈。
随着埃安i60 与 埃安UT Super 的上市交付,埃安能否实现To C 转型,或许很快就有答案。(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