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国常会:部署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工作,为我国基本医保统筹层级的提升进一步明晰方向、锚定实践路径。这也意味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进程将全面提速。

会议指出,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发挥保险互助共济优势,增强医保制度保障能力。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确定省级统筹的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要协调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医保支付和服务价格调节机制,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统筹层级的提升是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促进区域间保障公平的关键路径。”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表示,此前,地市级统筹虽已实现医保制度的全面覆盖,但在基金共济能力、区域保障均衡性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此次国务院层面专门部署,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医保基金在省级范围内统筹调配,为参保群众提供更稳定、更公平的保障,同时也为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核心是将医保统筹层次提升至省级,通过统一全省医保政策、筹资标准、待遇保障、基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全省医保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在张玥看来,这一变革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以往以地市为单位的基金“碎片化”管理格局,推动医疗资源配置从大城市“虹吸效应”向全省“均衡布局”转型,让医保红利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居民。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从长远来看,省级统筹为医保全国统筹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提升医疗保障公共属性。此外,省级统筹能优化全省卫生资源布局,为推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筑牢基础,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从目前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青海、西藏、海南等地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宁夏、四川、安徽、贵州、辽宁、吉林、山西、江西、山东等省份则采用基金调剂模式,通过在省级层面建立调剂金制度统筹调剂各市基金余缺,稳步向统收统支的省级统筹目标迈进。

与此同时,各地也正结合实际加速部署。11月20日,湖南省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明确2027年湖南正式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先启动职工医保省级统筹,总结评估相关情况后,适时启动居民医保省级统筹。9月8日,云南省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提出,云南采取“先居民医保、后职工医保,调剂金模式先行、逐步实现统收统支”的步骤,渐进式稳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常委梁嘉琳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医保基金运行将面临多重压力,省级统筹升级势在必行。

梁嘉琳表示,“十五五”时期,多种因素将影响医保基金收入增量,而人口老龄化加深、慢病群体扩大则持续推高医疗费用支出,收支矛盾正逐步凸显。“这一问题在西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省会及大型城市医保资金相对充裕,偏远地区与中小城市却面临压力,唯有将医保统筹层级提升至省级,才能通过省内跨区域调剂实现余缺互补。”他说。

从制度协同性来看,梁嘉琳认为,当前医疗与医保体系的统筹层级存在明显错位。在“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大病不出省”的分级诊疗导向下,全国各省份已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巡回医疗制度,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等模式实现省域内医疗资源统筹调配。但医保基金仍以地市为主要管理单位,导致省内异地就医患者常面临待遇落差,要么无法享受统一门诊报销政策,要么因医保打包付费机制不贯通,易遭遇异地医疗机构过度医疗。

“这种‘医疗省级统筹、医保地市统筹’的失衡,亟待通过提升医保统筹层级至省级来破解。”梁嘉琳认为,唯有实现医疗与医保体系统筹层级的协同匹配,才能形成政策合力,让医保制度更好地支撑分级诊疗落地,最终惠及广大参保群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国常会:部署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