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量化可转债择券每日跟踪应用指南

(来源:覃汉研究笔记)

本文聚焦于系统性介绍不同风格维度下的可转债择券“每日一图”设计逻辑与使用方法,涵盖通过115个因子设计的五类风格(估值、动量、波动率、流动性、量价)的“行为-估值-波动”三维逻辑基础框架,力争筛选出于未来具备收益弹性的可转债标的,为资产配置和固收+策略提供量化策略支持。

1、多因子体系与筛选逻辑。基于可转债市场的价量特征与市场风格变化,在前序报告《风格维度下的可转债多因子体系》中,我们构建了一套涵盖115个日频因子的多维度体系,帮助投资者在日频维度下高效识别不同风格类别下的转债,进而提高收益稳定性与控制组合各风格敞口,最终从估值(定价锚与安全边际)、动量(行为惯性与资金趋势)、波动率(风险补偿与期权特征)、流动性(可交易性与资金偏好)、量价相关性(情绪反馈与结构性博弈)五个风格下选取具备潜力的可转债标的。

2、“每日一图”使用方式。每日一图沿用由左向右的呈现逻辑。最左侧从5大类风格因子出发,分别展现当前时点下各风格中具备潜力的可转债标的及其代码,其左侧的“名称与行业一栏用于展示券种属性及正股所属板块,便于投资者从更高维度理解风格聚集性与行业偏向。其次,“转股溢价率”热度栏作为估值起点,溢价越高呈现更深的红色,提示上行弹性受限;溢价越低则呈现蓝色或浅色,代表具备更强的估值修复空间。最右侧的“近一周收益率”反映短期价格强度,红色加深意味着短期收益率涨幅较大,趋势延续可能放缓,而蓝色或浅色代表短期承压、存在反转弹性。整体配色以红蓝区分强弱,旨在使投资者能够在一个截面中直观识别估值位置、周度表现与风格差异的同步结构,使投资者能够在盘后以结构化视角观察可转债市场的风格演化、估值偏离与短期弹性,为选券、增强配置或监测市场变化提供一张可复用、可迭代的日度快照。

3、应用角度下,每日一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盘后观察工具:帮助投资者在风格快速切换的环境中识别当前市场最显著的风格信号,例如估值端是否开始抬升、流动性端是否出现新资金偏好、或量价关系是否存在拐点迹象;

2)实际交易参考:可用于构建日频或高频的选券组合,不论是主动交易还是固收+基金的微调,都可以基于每日一图形成的“风格篮子”进行方向性增强;

3)风控与监测工具:若某类风格因子持续位居榜单一侧,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与结构性定价出现偏移,具有提示性意义。

作者覃汉/章恒豪

全文:4830 字 | 10 分钟阅读

量视角下的可转债市场

近年来在“低利率—固收+扩容—结构性慢牛”三重背景下,可转债市场呈现交易活跃度上升、股性强化、资金结构多元化等特征。近年来随着市场快速扩容,投资者结构不断丰富,既有传统绝对收益资金(保险、银行理财、固收+基金),也有注重波动博弈的量化资金与个人投资者。截至2025年11月26日,转债市场存量达5665.9亿元、合计共412只。同时,可转债兼具债性保护与股性弹性,其定价同时受到纯债价值、转股价值、期权结构和市场情绪的共同影响,因此在不同市场阶段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风格特征。

在此背景下,市场博弈频繁、结构轮动加快,传统以条款或基本面为核心的选券方式难以有效捕捉短期驱动力;同时,在T+0交易制度和资金行为异质化的推动下,日内与日间成交结构快速变化,价量关系往往在更短周期内形成可交易信号。因此,构建一套能够在日度频率上稳定跟踪可转债风格变化、识别短期强弱信号并具备稳定可执行性的多因子框架,不仅是量化策略的自然需求,也是固收+资金提升收益稳定性与控制组合下行的重要工具。

风格视角下的可转债多因子体系

2.1 五类风格因子介绍

基于可转债市场的价量特征与市场风格变化,在前序报告《风格维度下的可转债多因子体系》中,我们构建了一套涵盖115个日频因子的多维度体系,帮助投资者在日频维度下高效识别不同风格类别下的转债,进而提高收益稳定性与控制组合各风格敞口。在构建多因子体系时,我们希望因子划分能够既覆盖可转债的主要收益来源,又避免维度冗余与信号重叠。基于市场结构、交易规则与价格形成机制的综合考虑,最终选取了估值、动量、波动率、流动性与量价相关性五个风格维度:

1)估值因子:定价锚与安全边际。可转债兼具债性与股性,其价格波动的核心锚点是转股价值与纯债价值。估值因子能够反映市场对基本面与条款的定价偏离,是识别“错价”与“回归”的基础维度。

2)动量因子:行为惯性与资金趋势。受T+0交易机制与高换手率影响,转债价格具有明显的趋势延续特征。动量因子捕捉这种短期资金行为惯性,是具有交易属性的信号源。

3)波动率因子:风险补偿与期权特征。可转债价格中隐含大量期权价值,高波动品种在上涨行情中提供额外弹性,在下行时反映风险补偿需求。波动率因子有助于识别市场风险偏好与弹性差异。

4)流动性因子:可交易性与资金偏好。转债市场资金结构分散、活跃度差异显著,流动性成为收益实现的重要约束。流动性因子反映市场关注度与可交易深度,是量化选券不可或缺的过滤维度。

5)量价相关性因子:情绪反馈与结构性博弈。价量联动在可转债市场中尤为敏感。量价共振往往意味着资金集中与情绪强化,而价量背离则预示趋势衰减或过热。该类因子能有效刻画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变化。

2.五类风格因子与收益的相关性

对五类风格因子有效性进行了系统性检验,结果显示:

1)估值因子:具有稳定、一致的正向解释力,其RankIC普遍显著为正,表明估值因子在样本期内展现出持续且稳定的正向预测能力,是可转债横截面收益的核心锚;

2)波动率与流动性因子:在交易型行情中表现突出,其负向IC与显著的多空收益表明可转债短期收益更倾向于来自低波动、强承接而非高弹性交易;

3)动量与量价相关性因子:呈现明显的“逆动量”特征,即传统意义上的正动量在可转债中往往难以持续,而弱动量、量价背离反而具有更高的未来收益概率。这一结构性差异反映了可转债市场在高估值环境下“资金拥挤—估值透支—弱趋势强化”的特性,也使得从因子角度构建筛选体系在当下阶段尤具必要性。

基于上述风格特征,本报告将多因子体系进一步简化为可供投资者每日盘后快速执行的筛选规则。核心思想并非在于构建高度复杂的模型,而是在“风格代表性”、“交易可行性”与“信号可解释性”之间寻找平衡。因此,我们从五类风格因子中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五个券种:估值因子中取因子值最高的五只,以突出错价修复、估值回归与安全边际;动量、波动率、流动性和量价相关性因子中则选取因子值最低的五只,弱动量、高稳定性、强成交承接与量价关系尚未完全一致的券种或具有更高的短期反转概率、更易获得真实资金关注、且具备更大的边际改善空间。这种“因子极值法”既保留了因子信息的有效部分,又在日度执行中大幅降低了噪声干扰,使每日筛选结果具有更清晰的风格定位与更强的交易落地性。

从应用角度看,每日一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盘后观察工具:帮助投资者在风格快速切换的环境中识别当前市场最显著的风格信号,例如估值端是否开始抬升、流动性端是否出现新资金偏好、或量价关系是否存在拐点迹象;

2)实际交易参考:可用于构建日频或高频的选券组合,不论是主动交易还是固收+基金的微调,都可以基于每日一图形成的“风格篮子”进行方向性增强;

3)风控与监测工具:若某类风格因子持续位居榜单一侧,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与结构性定价出现偏移,具有提示性意义。

3 风格维度下的可转债每日一图

盘后更新以当日收盘价、换手率和转股溢价率等基础数据为准。在此基础上,于同一日度截面上重新计算估值、动量、波动率、流动性与量价相关性五类风格因子的最新分布,并按照既定的因子极值筛选规则,从每一风格维度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5只可转债,确保样本能够真实反映当前市场的风格差异与弹性结构。随后对候选券种的转股溢价率、近期涨跌幅、行业分布情况等关键指标进行逐项复核,确认不存在异常,最终形成当日的“每日一图”。

每日一图沿用由左向右的呈现逻辑。最左侧从5大类风格因子出发,分别展现当前时点各风格下具备潜力的可转债标的及其代码,其左侧的“名称与行业一栏用于展示券种属性及正股所属板块,便于投资者从更高维度理解风格聚集性与行业偏向。其次,“转股溢价率”热度栏作为估值起点,溢价越高呈现更深的红色,提示上行弹性受限;溢价越低则呈现蓝色或浅色,代表具备更强的估值修复空间。最右侧的“近一周收益率”反映短期价格强度,红色加深意味着短期收益率涨幅较大,趋势延续可能放缓,而蓝色或浅色代表短期承压、存在反转弹性。整体配色以红蓝区分强弱,旨在使投资者能够在一个截面中直观识别估值位置、周度表现与风格差异的同步结构。

通过因子筛选与口径校正的双重约束,每日一图力求剔除噪声信号、保留具有真实交易意义的代表性样本,使投资者能够在盘后以结构化视角观察可转债市场的风格演化、估值偏离与短期弹性,为选券、增强配置或监测市场变化提供一张可复用、可迭代的日度快照。每日盘后更新,持续保持样本的时效性与市场代表性。

4 风险提示

模拟交易与回测局限性:本报告中的交易策略及回测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归纳,模拟交易的表现不代表未来实际收益。模型存在失效可能,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谨慎使用。

硬件误差风险:模型的训练效果可能受到硬件设备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硬件误差可能导致训练过程中的计算偏差,从而降低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

历史数据失真风险:模型的训练依赖于历史数据,若数据存在采集不准确、标注错误或样本偏差等问题,可能导致模型学习到错误的规律,影响其输出的可靠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量化可转债择券每日跟踪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