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耕耘结硕果 接续奋斗启新程
——东乡县“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沿洮河经济带棚户区改造(三期)A区项目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东乡三中
食用菌产业园
经济开发区
东乡贡羊享誉全国
杏香远飘迎客来
县城新貌
临夏融媒记者 赵好飞
山乡焕彩,见证发展活力;杏花海海,盛放民生欢颜。“十四五”期间,对东乡县而言,是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的五年,是“东乡贡羊”香飘全国、农家民宿客满盈门的五年,更是东乡儿女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推进中,笑容愈发灿烂的五年。
五年来,东乡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强基础、育产业、抓教育、优环境、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崛起:
数据见证实力 项目撑起脊梁
“家门口上班每月稳拿4000多元钱,掌握了技术,日子也踏实了。”在东乡汇创线业细纱车间,马色麦淳朴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农村劳动力“增收不离乡”的心声。这家招商企业带来千万元生产线的背后,是东乡县以产业项目激活就业、夯实经济根基的生动实践。
群众的踏实感源自硬核数据的支撑。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9.58亿元增至2024年的54.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亿元增至1.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万元增至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391元增至9092.7元。
中电建新能源投资11.23亿元建设的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总投资达24.2亿元的智慧体育公园和汤泉度假村等文旅项目同步推进,为发展蓄足新动能……重点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十四五”以来,东乡县抢抓政策机遇,实施了涵盖能源、教育和卫生等多个领域的重点项目216个,总投资突破590亿元,其中178个项目已建成投运,项目投资规模与落地效率创历史新高。
产业振兴:
全链培育产业 激活增收动能
“现在大家都很认可‘东乡贡羊’的品质,我们饲养过程有科学配方和技术指导,好羊也能卖上好价钱。”养殖户马尕忠的话,道出了东乡县养殖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五年来,东乡县以全链条思维激活特色产业,构建“种养加销一体 农文旅融合”格局,让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有力支撑”。
东乡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落实3.55亿元奖补政策,建成达板冷链物流园,引进21家全产业链企业,培育5家万只龙头企业、38家千只养殖基地和1.92万户规模养殖户。去年,全县羊、牛饲养量分别达266万只、13.4万头,较2020年大幅增长,畜牧业年产值达38.75亿元,养殖户户均增收超3万元。
美食产业擦亮“金字招牌”。建成美食产业孵化基地,打造东塬农家乐产业集群,累计奖补5160万元,扶持474家餐饮门店。如今,东乡籍群众在全国开办餐饮门店5650家,从业人员超3.5万人,年产值40亿元。“东乡贡羊”“东乡手抓羊肉”斩获国家级和省级品牌认证及奖项,17个产品认证绿色食品,在北京举办的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让知名度倍增。
特色种植多点开花,粮播面积稳定在42.25万亩、产量超12.2万吨。年推广马铃薯30万亩、藜麦1万亩,金银花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近4万亩,1997座设施农业大棚筑牢产业根基,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升。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累计“订单式”培训劳动力4.85万人次,发放补贴超1.1亿元,输转劳动力46.4万人次,去年劳务创收26.22亿元,较2020年大幅增长。
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东乡县深度挖掘化石遗址、丹霞地貌及民俗文化等资源,打响“陇上杏花第一村”品牌。年接待游客从2020年的34.7万人次跃升至356.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59亿元增长至17.36亿元,年均增速超80%,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乡村蝶变:
巩固脱贫成果 绘就振兴画卷
走进龙泉镇拱北湾村,白墙青瓦的院落沿硬化路整齐排列,地下管网纵横延伸,清洁天然气稳稳接入农家。“过去出行不便,现在道路畅通了,政府给每户补贴4000元装天然气,比烧煤炭方便还省钱。”村民马麦志摩挲着崭新的燃气灶具,脸上满是笑意。这生动的一幕,正是东乡县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十四五”以来,东乡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过渡期首要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和“四个不摘”要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推进体系。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6.4%,低收入人口参保率100%,农村人饮入户率、供水保障率分别达99.45%、95%以上。累计完成7760户灾后重建、15952户抗震房改造、5800余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结合“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省州县三级4077名干部与5062名关爱对象实现帮扶结对,累计走访探视4.17万人次,解决困难问题5400件,帮办实事5847件。
在筑牢民生底线的同时,全县着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村集体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稳定器”。“十四五”以来,盘活运行乡村就业工厂36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007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富民贷”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共29.01亿元;244家合作社和228个村集体累计分红1553.95万元,受益4.6万户。
乡村建设热潮同样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道路硬化和提升改造680公里、安防工程365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9351座、煤改电5300户、天然气入户5798户,敷设污水管道360公里、天然气管道185公里,创建省州县乡村建设支持村27个(其中省级19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协作帮扶送来“及时雨”,为乡村振兴注入外部动力。济南市援助资金3.44亿元,完成消费帮扶4.15亿元;中石化累计投入资金4.36亿元,完成消费帮扶2.1亿元;藜麦产业园、穆聚斋和熹满仓等一批产业合作项目相继建成投运,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民生升温:
厚植幸福底色 共享发展成果
“以前看病要跑几十公里,现在镇上的医院就能解决。”达板镇老人马哈三感慨道。“十四五”以来,东乡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97所,新增学(园)位1.7万余个,公开竞聘校长、副校长165名,招录教师1567名,培训教师5.58万余人次,借助师大附中和“组团式”帮扶等优质资源为教育保驾护航。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个、卫生室154个,招录引进医疗人才131名,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结算和门诊即时结报,县人民医院挂牌省人民医院东乡分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省中医院东乡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适龄女童HPV疫苗免费接种,基层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通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垃圾治理等工作,“村美、水清、路净、人欢”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五年耕耘,硕果盈枝。从产业兴旺到民生改善,从生态优美到乡村宜居,全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新起点,东乡县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十五五”新征程上书写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