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秀宏集团书写循环经济新篇章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 赵 晨 方燕琴

  凌晨4时许,夜色尚未褪去,嘉兴市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环保”)驾驶员徐华熟练地检查完餐厨废弃物收运车的密闭装置和车载GPS系统,开始了一天的餐厨垃圾收运工作。数小时后,徐华又开着这辆收运车满载而归。这些餐厨垃圾经过地磅称重和卸料后,进入预处理环节,通过分品质回收及分相利用等相关技术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秀洲,一场关于餐厨废弃物的绿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曾经令人避之不及的“残羹剩饭”,如今正通过无害化、资源化等一系列科学、环保的处理手段,实现华丽转身。

  这场绿色变革的主导者,正是秀宏集团下属子公司绿能环保。作为秀洲区再生资源处理领域的骨干企业,绿能环保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市场化转型,持续优化再生资源板块布局,依托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书写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秀洲答卷。

  “餐厨废弃物处理一直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传统处理方式不仅减量化不足,资源化利用率也很低,大量渣料需要二次焚烧或填埋,既增加了运行成本,又提高了环保风险。”绿能环保副总经理李洋洋介绍,如何让这些“餐桌垃圾”实现高效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企业必须破解的课题。

  2025年,总投资概算6.9亿元的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新项目在绿能环保开展调试,这个争取到中央预算内5000万元补助的标杆工程,为餐厨废弃物处理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走进项目处理车间,看不到传统垃圾处理厂的脏乱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智能化设备和全程密闭的处理流程。餐厨垃圾经专用通道进入机械分选系统,塑料、骨头等杂质被精准分离,浆液通过三相离心机完成“油—水—固”分离,整个过程全程可视化、无异味,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餐厨垃圾处理的固有印象。

  “新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工艺创新,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两段式湿热调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了餐厨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高值化突破。”李洋洋指着正在运转的设备介绍道。为了提升油脂提取效率,团队基于原有项目运营经验,借鉴先进地区智能化处理经验,研发出“一种序批式高效提取餐厨废弃物油脂的系统及方法”,既提高了油脂回收率及纯度,又降低了成本及二次污染。

  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效立竿见影。数据显示,绿能环保依托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新项目,让餐厨垃圾油脂提取率从原来的4.6%提升至5.5%,年增油脂提取量约700吨,预计年新增营收约550万元。这些油脂经下游资源化企业处理后,可加工为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新项目实现餐厨、厨余渣料年减量近1.6万吨,此外,餐厨有机固渣协同有机浆液进入厌氧消化系统,实现全物料厌氧制沼,沼气产量较原项目提高67%,产生的沼气实现了沼气发电及蒸汽供热等自用形式的热电联产。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新项目成功产出碳酸氢铵和肉骨粉等产品,完成从“无害化”向“高值化”的转型。更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项目处理余量,绿能环保推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服务范围拓展至嘉善县,目前已签订服务合同,第三季度病死畜禽处置量较第二季度提高59%,按处置单价测算,预计年新增营收87万元。

  这场绿色变革的背后,是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与责任担当。绿能环保构建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双重保障体系,收运环节全程密封,臭气全收集净化,废水达标排放,率先实现臭气有组织排放接近上海地标;同时通过闭环监管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所有环保检测数据、生产台账、产品去向信息均纳入省平台监管,筑牢环境与食品安全防线。企业更引入信息化平台,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成功入选嘉兴市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白名单”,并获评市绿色工厂。

  党建引领为变革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绿能环保成立党员攻坚突击队,在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新项目建设、技术研发等关键环节冲锋在前,联合高校申报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批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拿下2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核心技术被认定为国际先进,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核心技术案例获评“市十佳”。

  如今,在绿能环保的推动下,秀洲区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引领嘉兴市本级易腐垃圾处置资源化升级,正沿着“收集—处理—资源化”的闭环路径持续增值。这场始于餐厨废弃物的绿色变革,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更构建起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模式,为秀洲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绿能环保将在秀宏集团的引领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秀洲大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秀宏集团书写循环经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