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健康杭州】;
“肚子疼”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
但有一种腹痛
背后藏着一颗
随时引爆的“血管炸弹”
1
腹痛不是胃病
是肠道的“求救”!
最近,一向身体素质不错的张先生(化身),遭遇了“刻骨铭心”的肚子痛。一天早上,他在吃过早饭后,突然感到一阵腹痛,疼得整个人直不起腰,甚至蔓延到了后背。以为早饭吃坏了肠胃,张先生想着忍忍过去,但到了下午疼痛症状依然没能缓解。
然而这次的痛不同以往,让张先生感到有些害怕,于是赶紧来到了当地医院。当地医生仔细询问情况,并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影像检查,谜底终于揭开了——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2
什么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提到“动脉夹层”,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凶险的主动脉夹层。然而,有一根专门为小肠和大部分大肠供血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同样也会发生夹层: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MAD)。
当这条给肠道供血的核心动脉,血管壁内层突然破了个口,血流把管壁“撕”成了两层,形成一个“假通道”——这可能压瘪真血管让肠道缺血坏死,也可能导致血管直接破裂大出血,非常危险。
简单来说,就是一根关键血管“内膜撕裂”了,随时会堵或爆;给肠道供血的主水管(动脉)壁裂开了,血流不过去,肠子血供被阻断,医学上叫肠缺血或肠坏死。
如果破裂,还会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肠道一旦缺血,就会疯狂向大脑发出求救信号,表现出的症状非常剧烈。
3
介入手术
打通肠道“营养通路”!
于是,他立刻来到了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找到了吴山院区院长、集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方欣,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林君,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通过造影可以看到,绿色虚线位置本应是一条相连的血管,如今像是断开了一样,而这段虚线就是被压瘪的血管。危险之处就在于夹层挤压血管真腔,会导致肠道严重缺血甚至坏死,这种情况必须尽快进行介入手术。”王林君向张先生补充道。
经过术前积极准备,团队共同努力为患者进行了肠系膜上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中,支架释放成功,假腔显影明显减少,肠系膜动脉真腔供血改善!
幸好张先生及时来到了医院,没有把肚子痛单纯当作胃病看待,最终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4
预防夹层,做好这四点!
虽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然而,这些因素可能增加发生夹层的风险:
有高血压疾病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基础;
自身血管条件差,比如有血管方面的遗传性因素;
“三高”患者,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嗜烟、嗜酒、生活极其不规律的等人群,这类人群往往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发生的概率较高。
为了预防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发生,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❶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重要诱因之一,保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❷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患病风险。
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❹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是预防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
王医生提醒:大家不必为此过度焦虑,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虽凶险,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随着增强CT检查的普及,诊断率逐渐提高,早期发现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若血管堵塞严重或保守治疗失败,微创介入依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供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