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
11月,中国石油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的关键信息,为业内流传已久的“老旧装置淘汰”政策提供了明确的执行信号。中石油宣布,正在对企业内部的309套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进行全面评估,并已决定立即退役1套安全不达标的装置,并逐步淘汰另外18套。同时,对43套常压蒸馏装置(包括3套百万吨级大型装置)的评估也已启动。中国石油计划淘汰19套炼化装置,缓解行业产能过剩
根据隆众资讯、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上市公司年报、政府公示等权威机构的数据,我们整理了国内运行超过20年的聚乙烯与聚丙烯部分装置清单(仅供参考),这些装置清晰地勾勒出了淘汰政策的“潜在目标池”。
国内聚乙烯老旧装置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
国内聚丙烯老旧装置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
通过分析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总结出首批面临淘汰压力的聚烯烃产能具备以下关键特征总结:
投产时间集中在1990–2003年,运行超20年;
工艺以淤浆法、早期气相法为主,单耗高、灵活性差;
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等环保重点区域,面临更严监管;
所属企业已启动“减油增化”或“炼化一体化”战略,老旧小装置优先退出。
中石油此次大规模淘汰老旧装置的举措具有多重战略意义:显著提升生产安全性,立即关停不达标装置可避免潜在事故风险;推动绿色转型,通过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淤浆法等落后工艺,降低碳排放强度,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优化产能结构,优先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等环保敏感区域的低效产能,为企业推进"减油增化""炼化一体化"战略腾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