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邢台发布
银发力量育新苗 温情护航助成长
今年以来,邢台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中国火炬》杂志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依托老年大学开展隔代教育”项目入选全省创新工作试点。
打造品牌,推动家庭教育走深走实
市关工委将家庭教育作为服务“温暖之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塑造具有邢台特色的工作品牌。
机制更加健全。市关工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等24个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协同高效推进机制。依托全省“隔代教育”创新试点,全年举办培训100余场,惠及3170余名隔代家长。
活动扎实有效。召开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举办家庭教育发展大会,启动“两普及一提升”项目,开展百名骨干讲师培训,持续提升指导服务水平,获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充分肯定。
社会参与广泛。联合爱心企业开展捐赠助教,改善校园环境,配备美术教具,传递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温暖关怀。
立德树人,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
市关工委坚持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创新载体形式,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
深化主题宣讲。持续打造“百名五老百堂党史课”品牌,开展宣讲1120余场;创新“铿锵童声里的党史故事”500余场,以“歌曲+故事”沉浸式宣讲200余场,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好重要节点。围绕学雷锋纪念日组织活动600余场,威县、隆尧等地举办诗歌朗诵、主题实践等系列活动。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组织“五老”讲述本地红色故事1000余场,短剧《邢台有个仁义巷》获市“泉城故事汇”理论宣讲大赛第一名。
做强“开学第一课”。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走进课堂、红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130余场。襄都区关工委邀请退休教师讲述抗战故事,激励青少年树立强国志向。
发挥“五老”作用,织密关爱服务网络
市关工委持续建强“五老”阵地,拓展服务内容,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阵地提质扩面。现有基层“五老”阵地200余个,今年新增襄都区11个,提升隆尧、宁晋20个。各阵地利用节假日组织爱国主义、法治宣传、安全自护等活动1000余场,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
关爱慰问暖心。各级关工委全年组织活动160余场,惠及1300余名青少年,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特色活动融合。重阳节期间开展“银耀泉城·爱在邢台”系列活动,组织科普行与健康义诊,推动科普教育、健康关怀与敬老爱幼有机结合。
法治宣传深入。开展“学成语明法理”等普法活动,全年举办法治宣传760余场,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
今年9月,市关工委获评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10 月,作为全国地级市唯一代表在全国宣传通联工作会上交流发言,并获《中国火炬》杂志宣传先进单位。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报道邢台经验。
今后,市关工委将继续推进家庭教育品牌化发展,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环境,为建设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贡献更多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