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以赛促创、以赛促融、以赛促产”,延续“苏超IP”的热度,常州又办赛了,这一次是创新创业的硬核实力赛事。11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专业赛决赛在常州开幕。
今年以来,常州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印发了《常州市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作为突破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重构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举措,重点布局“6+X”未来产业赛道,其中就包含合成生物产业。常州积极抢抓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风口,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各细分领域技术研发、合成生物产业配套领域全产业发展。经积极申办,8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公布了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二批专业赛名单,常州成功入围,向全国高水平创业团队和优质项目发出邀请。
此次专业赛遵循“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助力”原则,聚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重点领域,广泛吸引国内外合成生物领域优秀创业人才汇聚常州,发掘并遴选前沿技术与应用项目,以赛引才、以赛引企,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赛吸引了95家企业与团队报名参赛。经初赛网评最终44家企业与团队晋级来常参加半决赛、决赛,其中,团队20家,初创企业15家,成长企业9家。经激烈角逐,将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团队奖10名。
专业赛开幕式当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高利增进行关于“纳米酶工程技术”的主题分享;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执行所长付宪、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华大松禾生科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曾晓玉分享合成生物赛道的研判;数字人“小常”进行常州合成生物产业环境推介。
本次大赛增设特别路演环节。充分释放专业赛资源效能,扩大产业协同覆盖面,邀请本次大赛未入围决赛的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参赛企业、团队参加赛事活动,提供专属路演以及总决赛观摩机会,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及品牌曝光等支撑,传递常州“珍视每一个创新火花”的城市创新理念,推动更多创新主体融入常州产业生态。
组委会还设计了“展示+对接+体验”多元活动矩阵,借赛事契机,组织感知城市发展脉络,产业生态环境活动,邀请参赛代表,投融资机构等赴园区实地调研。
此外,组委会提前收集参赛项目的核心诉求(如场地、资金、产业链场景应用等),按“落地需求”“融资需求”“技术需求”分类标注,搭建“一对一”深度交流通道,助力企业解决发展痛点,也为优质创新项目提供落地合作机会。推动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创业“种子”及高成长性、高科技型企业获得投融资机构的关注,有效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关注常州、扎根常州。
原标题:《不只有足球比赛,常州还办了一场合成生物领域的“专业赛”》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刘畅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