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黄岩
初冬时节,海风微凉,浪涛轻涌。一大早,丹东东港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康庆贺带上警务通和反诈宣传单,在东兴园社区开始走访。“张大爷,最近没接到可疑电话吧?咱们推送的‘反诈小课堂’可别忘了看!”他一边和居民打招呼,一边熟练地打开手机推送防骗信息。
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线,更是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我们基层派出所要把全会精神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平安守护,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所长宋传南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作为祖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基层所队,东港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辖区兼具沿江、沿海、沿边属性,人员流动频繁,治安要素复杂多元。派出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推动警务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守护”转型。“以前是我们‘大海捞针’找警情,现在是数据替警情‘说话’,预警在前、处置在先。” 民警李百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治安态势一张图”介绍。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更新的预警标识,勾勒出辖区安全动态。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要加大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犯罪力度。学习全会精神时,每一名民警都深切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正在转化为守护平安的具体行动。通过搭建大数据模型,民警带着预警信息主动上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实现大幅下降,群众的安全感持续上升。
一边是让群众更有安全感,一边是让服务群众更有温度。派出所大厅新添置的无人律师亭前,不时有居民驻足,刷身份证即可免费咨询法律问题、获取专业建议,户政窗口推出“线上预约+线下即办”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再来回跑。辖区居民王凤因历史原因一直没有户口,且父母常年卧床。民警了解情况后,主动跨省协调、多方核查取证,帮她成功落户,还协助申请了低保。收到户口簿,王凤含泪写下感谢信,信末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字里行间满是对民警的感激,更藏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夕阳西下,海岸线渐渐沉入夜色。派出所指挥室里,屏幕依旧亮着,数据流持续跳动。坚守在岗位上的民警这样说:让“警察蓝”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