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刘春华 视频 李志强
我的“十四五”字典·创
我叫冯振宇,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具身科技)CEO&CTO,一名“90后”创业者。一个多月后,我们团队研发的情感陪伴人形机器人“爱湫”将推向市场,这段时间我们正在为最后的测试冲刺发力。
冯振宇和测试中的机器人 李志强/摄2024年9月,我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同事们一起,创立了四川具身科技,从事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我们希望能建设全球闻名的“四川牌”人形机器人,自成立起,就按下了发展“加速键”:仅用69天就发布了四川首台全尺寸、可直立行走的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时隔7个月,迭代升级的“天行者”二号也如期上市,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实现了“四川造”人形机器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技术突破。
“天行者”1号,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 李志强/摄我们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蓬勃生长。去年,四川省将人工智能列为“一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创办了四川具身科技。经过一年多时间奋斗,公司发展成四川省机器人研发领域中的“领头羊”、四川标志性的人形机器人“主机厂”。
15年前,我从安徽来成都求学,如今又在这里创业,四川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觉得,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四川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而省会成都更像是“逐梦磁场”——聚势赋能、机遇涌动,创业氛围十分浓厚,为创业者铺就了成长之路。
我们公司所在地“诸葛空间”,是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专业特色园区。我们在六楼研发,在二楼就可做中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到项目对接、人才引育,再到场地保障与产业链合作,省、市、区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让公司得以轻装上阵、全速前行。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相关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将智能机器人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与我们的创业方向不谋而合。有国家战略的指引、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四川良好的创业环境,我们团队的创业信心越来越坚定。
“天行者”2号半身遥操版 李志强/摄在我们公司,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限,都以倒计时的方式公示在墙上。与东部沿海同行相比,我们起步晚了一两年,但我们奔跑的脚步绝不会慢。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入局人形机器人企业代表,我们有核心技术,有高效执行的团队,有良好的创业环境,这些都在持续为公司发展赋能。
公司成立时,我们的团队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近60人,预计2026年还会增加100个左右的岗位。目前,公司的发展已基本进入国内行业第一梯队,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依托我们正在建设的四川省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团队还将为“爱湫”打造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情感交互引擎——“情感-语言-动作”大模型(ELA,Emotion-Language-Action),让人形机器人更懂交互。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突破,持续不断地努力奔跑,让“四川造”人形机器人不仅领先全国,更能闻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