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阅读碎片化时代 如何引导孩子高质量阅读?

    微信公众号提问

    网络时代,我家的中学生和他的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经典的时间和数量明显比我们年轻时少了,而且他们这一代阅读有明显的碎片化倾向。虽然并没有影响成绩,但这种倾向是否需要纠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与老师配合,正确引导?

    专家观点

    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北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史笑菲认为:要明确的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阅读这件事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时代,读什么、怎么读是更重要的。因为一些质量不高的自媒体提供了数量庞大但相对没有什么营养的东西,让如今的孩子面对更多诱惑,需要更多选择。然而,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明白,碎片化的阅读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今天的孩子一定像从前一样,拿一本书安静地读多长时间,这其实不太符合现在的阅读习惯了。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当下阅读领域的实际情况,推荐、引导孩子们去读高质量的内容,并且高效阅读。

    首先,在碎片化阅读时代,需要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获取信息。让孩子学会收集并从中筛选出权威、真实、有用的信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网络时代,很多面向青少年的内容,包括大数据推送,并不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甚至反而让他们视野变窄。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权威渠道的、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作为阅读素材,这既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也能避免他们盲目地花费大量时间去筛选信息。比如,我会向学生群和家长群推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文艺号、三联生活周刊、北京青年报等公众号。在这方面,家长比老师更有优势,因为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可以有选择地向他们推荐一些权威的、高质量的内容推送。孩子接触到感兴趣的内容之后,自然会去更深入地阅读。而且,家长在推荐过程中,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其次,对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包括《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红楼梦》等,还是非常推荐孩子能够进行整本书阅读。家长可以组织相熟的孩子组成阅读小组,互相监督、打卡、分享、交流,在家庭阅读之外形成同伴阅读,在网络时代是非常好的交互方式。对于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缺乏足够的时间读“大部头”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可以用“听书”的方式作为对“读书”的补充——听总比不听强。尤其是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孩子通勤、休闲等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听书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家长要注意甄选。现在AI读书已经可以实现用自己的声音或爸爸妈妈的声音来读书,比那种纯电子声音的要好一些。

    再次,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视野要开阔。语文教材上的必读篇目,学校老师会带着进行任务性阅读。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带着兴趣走进更广泛的阅读领域。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实体书店、图书馆逛一逛,让孩子在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这些地方重点位置摆放的书内容比较丰富,质量也有保障,方便孩子从中寻找、发现自己的阅读偏好,从而一步步走向深度阅读。

    文/本报记者 雷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阅读碎片化时代 如何引导孩子高质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