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11月23日,苏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冬日暖阳 ‘新’程相伴”新就业群体系列关爱服务项目。作为全市首发的专项关爱行动,涵盖配送助力、安居支持、权益保障、驿站提升、职业规划、公益帮扶等六大项目,以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多维度保障支撑,扩大关爱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度,为新就业群体送上“冬日暖心礼包”。
据悉,配送助力项目以智能化技术为支撑,将在全区61个已覆盖小区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碰一碰”等智慧通行设备,实现骑手信息自主填报、临时通行权限快速获取,将小区登记时间从5分钟压缩至30秒以内,切实解决“进门难”问题。
安居支持项目聚焦新就业群体“住有所居”的核心需求,在高新区交通便利、生活配套完善的地段,推出可容纳200人的专属优惠房源,其中双人间人均月租金600元,6人间人均月租金仅200元左右。联动高新区内各类文化演艺资源和苏州乐园、太湖湿地公园等5个4A级景区,将为新就业群体赠送10000张门票,在辛勤工作之余共享区域发展成果与人文之美。
在苏州高新区,这场围绕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的系统性破题行动正在持续深化,推动“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的新生态逐步成形,让匆匆奔忙者心有归处,更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同行者与共建人。
一张网,精准捕捉流动的需求
“暴雨预警来了,雨天刹车距离长,一定要提前减速!”在新就业群体联络群里,饿了么绿宝站站长任景辉发出的安全提醒,总是简洁而及时。
任景辉参与管理的微信群,是高新区15个新就业群体三级联络群之一。群组覆盖全区1700余名骑手、快递员、司机等,形成一张高效运转的“线上服务网”。专人管理、专项推送、专责响应的运行机制,让分散在城市角落的诉求都能够快速传递、及时响应。
“送单最怕半路没电,一单白跑还耽误后面好几单!”外卖员小张在微信群的这句吐槽,引发了许多骑手的共鸣。在外卖小哥日均活跃超3000人次的龙湖狮山天街,“里程焦虑”更为突出。
这一诉求很快得到回应,相关服务保障跟进落地。如今,商圈周边配备13台换电柜,骑手可随到随换,几分钟即可“满电出发”;今年启用的龙湖狮山天街暖“新”驿站,不仅配备基础便利设施,还创新设置特色留言板,骑手们“点单”提出需求,部门及时“接单”回应,打造新就业群体的能量补给站和心声应答地。
“需求摸得准,服务才贴心。”苏州高新区社会工作部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精准服务的关键所在。高新区结合“月月听民声、件件有回音”等活动,主动倾听核心诉求,为新就业群体解决“进门难”“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70余件(类),打造暖新食堂、友好小区等150个友好场景,开展“云端送岗”“夏日送清凉”等关爱活动175场次,惠及新就业群体5500余人次。
一盏灯,点亮奔波奋斗的身影
周二中午,永旺梦乐城商圈的城际·海棠驿站里,骑手们利用等单间隙,熟门熟路地来到义诊区进行快速体检和理疗,“驿站不仅能歇脚,还管健康,跑单路上更踏实了。”骑手们感慨道。今年以来,高新区依托新就业群体“热力图”大数据分析,在商圈市场、物流园区等区域,重点推进27个驿站建设项目,集中发布淋浴洗漱、医疗急救、充换电等71个功能站点,让服务网络跟着奔波的脚步“流动”。
在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网约车驿站,科技让温暖更触手可及。作为全区首个网约车司机友好场景,配备54个充电桩终端,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驿站内阅览、健身、休憩等多元服务,提供着放松身心的宝贵空间。投用以来,驿站充电订单量达15.8万个、充电量372万度。
据悉,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网约车驿站即将加装智能门禁系统,助力暖心服务实现全天候无缝送达。技术支持方、苏州科达股份有限公司沈文庆道出了设计初心,“用科技帮新就业群体省去繁琐,让他们更方便、更自然地享受关怀与尊重。”目前,高新区已在10个有条件驿站加装智能门禁系统,并持续推进新一批加装计划,充分适应新就业群体全时段、碎片化的工作特点。
在骑手微信群里,经常能看到他们讨论未来的打算,有人希望考取电工证,有人想尝试做自媒体账号。高新区依托着“新业态共富培训基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平台,今年以来开展网络直播、电商实务等培训3000余人次;同步推出“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路径,40余名骑手小哥参与并通过结业考核,为新就业群体点亮职业发展前行的“暖灯”。
一条路从“闯关者”到“共建者”的升华
“没想到送外卖攒的积分,还能兑换超市折扣和体检套餐!”快递员王师傅激动地在骑手群里分享着。他口中的积分,正是高新区创新推出的“五入”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隐患上报、政策宣传等纳入积分范围,可兑换“入学、入岗、入医、入托、入网”等服务,直接惠及近千名新就业群体。
在流动的群体中建好党组织,是引导其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的关键一步。苏州高新区以11个平台企业和81个基层站点为核心,分类组建2个独立党支部、3个联合党支部和9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真正把流动党员“拢”起来。
在“舒龙小哥工作室”,这种从“闯关者”到“共建者”的转变尤为鲜活。“就像我车后座的‘百宝箱’,装的不只是工具,更是党员的初心。”工作室发起人舒龙坦言。这位作为全省唯一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十五五”规划座谈会的骑手,如今带领着40余名团队成员,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送餐时发现电梯故障,团队成员杨飞勇立马拍照反馈社区;看到消防通道被堵,骑手们主动合力清理……据统计,舒龙小哥工作室启用以来,矛盾调解专窗已成功调解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
一场奔赴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主角
新就业群体不仅是“新时代奋斗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当他们的困难被看见、需求被满足、价值被认可,就会迸发出参与治理的强大动能。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吸引800余名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推动舒龙小哥工作室与美团高新站、饿了么绿宝站等6个基层站点结对共建,并引入“周新民党建工作室”优质资源,建立“平台联用、资源联享、活动联办、人才联育”的共建机制,加快形成一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治理合力。
这背后,是苏州高新区“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的新生态,是一场基于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双向赋能。当万千新就业群体不再只是城市的“闯关者”,他们奔波的街道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收获认同感与幸福感的新起点。
未来,苏州高新区将继续织密新就业群体服务网络,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这里扎根生长,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生价值。
通讯员 杨文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