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你好张江)
在张江,民营企业以超过70%的占比,成为这片创新热土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与张江同成长、共发展,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商业成功。
光本位办公室
(图片来源:张江发布)
2025年,光本位科技完成亿元级融资后,将总部迁入张江模力社区。这家中国首家光计算芯片存算一体公司凭借相变材料光计算的特色技术,成功入选2025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二批)。
(图片来源:开普勒人形机器人)同年,开普勒机器人K2“大黄蜂”量产预售,成为市面上第一款正式对外销售的商业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历经4年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跨越后,该公司总部也于2025年6月正式入驻张江人工智能岛。
这些优质民企的落户,印证了张江作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地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勾勒出张江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强劲实力。而这片创新热土正以其独特魅力,让民企在此枝繁叶茂,引领前沿创新的发展潮流。
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其发展始终伴随着国家的战略布局和地方的精准施策。2021年《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依托张江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构建国际化、高能级的民营企业总部枢纽;建立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培育一批根植于张江、掌握核心科技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为了更好吸引民企,张江打造了独特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模力社区作为浦东新区重点打造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自2024年8月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近20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这里形成了“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链集聚效应,覆盖底层技术、场景设计、算力支撑的闭环生态圈初步成形。距离模力社区仅一公里的张江人工智能岛,作为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这里已集聚英飞凌大中华区总部、阿里巴巴平头哥、商飞智能等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同样是民企落子的热门之选。这种生态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合作成本,更大大加快了创新速度。
企业选择张江,投身于这片产业雨林,便不再是孤岛。
2025年4月1日,上海出台《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张江积极响应,为民企打造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从资金到人才,从研发到市场,民企在此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找到相应支撑。
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可获得包括最高3000万元的示范性科技园区建设支持、最高2000万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支持,以及对高成长科技企业最高200万元的研发后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扶持。今年4月18日,张江融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同时,由政、银、担多方合作的创新金融产品——“张江科技贷”也已落地,致力于解决科学城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痛点。
“从我创业初期,细胞治疗行业还不被看好的时候,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科委、经信委已经在这一领域提供了政策支持。”把自己形容为“张江创业老兵”的和元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潘讴东,谈起从张江孵化基地里一个12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的创业之路,依然颇多感慨。正是在政策的支持下,2016年,和元生物挂牌新三板;同年,其在张江近5000平方米的综合研发大楼投入使用;2022年,和元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至今,和元生物已有逾5000平方米综合研发生产平台,以及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逾15亿元建设,近8万平方米的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
在张江,像和元生物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良好的产业政策和健康的投融资营商环境让民企拥有了坚强后盾。
创新驱动的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人才。
张江不仅培育企业,更致力于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张江科学城“十四五”主要任务的第一条便是建设具有鲜明创新文化的全球人才高地。尊重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成就人才,营造科创人才近悦远来的创新氛围。
张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完善的人才支持服务:实施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加快建设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多元主体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开展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产品经理、职业经理人等专项培训。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还推出了“高质量发展十条”,从多维度构建支撑体系:空间载体方面,租金低至1元/平方米/天;人才公寓方面,提供7至14天免费创业住宿;AI要素方面,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最高给予100%补贴……这些举措旨在切实解决创新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这种全方位的人才支持服务,确保了张江能够持续吸引和留住全球顶尖的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张江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张江不仅是民企扎根的沃土,更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跳板。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天然具有国际视野。从查湃智能科技20多人创造出年销售额近千万元的“独角兽”企业,到和黄医药研发出走向全球的创新药;从曦智科技完成15亿元C轮融资成为光电混合算力领域的独角兽,到全球AR眼镜市场占有率第一的XREAL产品线快速运转、新品不断涌现——这些民企的成功见证了张江这片热土的创新活力。
土生土长于张江的民营科技企业傅利叶,已发展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的企业。其产品销售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量超万台。“上海的科技创新生态赋予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始终敢于去创新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并真正推动应用落地。”傅利叶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翀表示,上海培育了优沃的创新土壤,激活企业创新活力,使他们敢于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探索技术与场景的交汇点。
在张江,企业出海还有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保驾护航,可以享受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将产品更好地推向国际舞台。随着张江科学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这里的民营企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图片来源:东方网)从张江人工智能岛到模力社区,从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到光本位的光计算芯片,民企在张江的交响乐中奏响了最活跃的音符。
而这片热土,正吸引着更多民企扎根于此,与张江同频共振,一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