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从西城区北片区首例申请式退租项目,到精心打造蕴含胡同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西城区砖塔胡同城市保护更新项目完成了“后半篇文章”。11月24日,由西城区属国有企业德源集团下属北京德源尚嘉城市更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北京胡同之根文化体验馆正式投入运营,并迎来第一批体验观展游客。
据了解,砖塔胡同,始建于元代,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条自元、明、清至民国均有文献可考的胡同,故被誉为“胡同之根”。从元曲声声的勾栏瓦肆,到如今茶香与书香交织的文化街区;从鲁迅笔下的市井生活,到如今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街区……砖塔胡同,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人垂涎欲滴的鲜红石榴汁端上仿古石桌,搭配手工糕点喝杯香气四溢的咖啡,屋内是阳光洒进来的惬意温馨,落地窗外是见证胡同变迁的古树……走进砖塔胡同33号——北京胡同之根文化体验馆,“胡同之根”茶饮空间营造出雅致的文化消费体验,相邻的“胡同之根主题邮局”,以胡同四合院、门楼、砖雕、窗格等经典建筑符号为灵感的系列文创产品,如“砖宝和他的朋友们”系列毛绒玩具、胡同之根3D立体纸雕本、北京四合院3D立体便签、福禄寿喜财冰箱贴、好运莲莲冰箱贴等,让游客把“北京胡同记忆”带回家。
缓步上二楼,一场与千年前文化对话的“重彩金线·胡同回响——敦煌到法海寺的千年壁痕”壁画艺术特展正在展出。艺术展以壁画为媒,让敦煌的苍茫悠远与法海寺的精丽庄严在胡同里相遇,让游客在胡同烟火气中触摸文化的根脉。
据北京德源尚嘉城市更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裴臣介绍,砖塔胡同城市保护更新项目的“前半篇”文章,通过“申请式退租”“保护性修缮”“风貌提升”“业态植入”等一系列城市更新举措,实现了老城保护与民生改善的有机融合,实现“老胡同,新生活”的有机更新,为引入新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历史文脉传承与民生改善、商业活力激发相结合的新路径。“我们遵循‘一院一策、一户一设计’原则,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包括架空线入地、电箱消隐、道路铺装等,彻底解决了以往‘空中蜘蛛网’和‘拉链道路’的难题,从根本上提升了街区环境品质与安全韧性。”裴臣表示。
裴臣指出,砖塔胡同更新的“前半篇文章”完成之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让腾退空间转化为一系列兼具文化品位与市场活力的新业态,实现了从“安居”到“乐业”的升级,让历史街区真正“活”起来。
“‘后半篇文章’以砖塔胡同33号楼为核心,精心打造蕴含胡同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深入挖掘并传承其文化精髓,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兴消费模式的深度融合。一楼定位茶饮空间和文创主题邮局,二层为灵活多变的文化展陈与研学基地,通过定期更换展览主题,并围绕展览开发配套的面向学生团体的研学课程,打造活态的、可互动的文化课堂。顶层露台则是观景打卡区,站于此地,砖塔胡同青砖灰瓦的屋顶肌理与远处现代城市风貌尽收眼底,是拍摄照片、感受北京城古今交融魅力的绝佳位置。”裴臣介绍说。
除了文化体验馆,在砖塔胡同里,位于万松老人塔旁的砖塔胡同8号的京品尚饮咖啡馆,是一个将京味儿文化与现代休闲完美融合的范例。咖啡馆的菜单别具匠心,名为“胡同串子”,内设“京味儿复古派”“胡同烟火气”“老北京混搭派”“诗意怀旧派”四个系列,将八百年胡同文化融入一杯一饮之中,用创意饮品讲述胡同故事。“窗外是古塔青砖,手中是暖香饮品,京品尚饮不仅是咖啡店,更是一处能够静静品味北京时光的文化驿站。”游客张先生说。同时,原为临街民居的砖塔胡同15号,经恢复性修建后,转型为尚嘉京品养生堂,有效填补了胡同内健康服务的空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责任编辑:刘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