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周雨濛 潘倩)“‘小坡道’关乎‘大民生’,检察监督的持续跟进,正稳稳托住农村就医的‘最后一米’。”近日,江苏省如东县政协委员王莹受邀来到该县多个乡镇农村卫生室,对一起督促农村卫生室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进行“回头看”,她感慨地说。
作为“益心为公”志愿者,王莹格外关注乡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今年2月,王莹向如东县检察院反映,该县部分农村卫生室缺少无障碍坡道等设施,给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看病造成极大不便。
收到线索后,该院立即启动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卫生室服务对象主要是留守老年人,他们腿脚不便,最怕的就是卫生室门口那道坎。在王莹看来,尽快补齐无障碍坡道,让老人抬脚就能进诊室,既是就医需求,更是民生急事。
同年4月,如东县检察院检察官邀请王莹一同深入走访15个镇区(街道)的50多家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发现卫生室入口没有坡道、已建设的无障碍坡道过陡、卫生间未安装安全抓杆等问题普遍存在。
“门槛也不算太高,轮椅稍微拎一下就过来了。卫生间虽然没有安全抓杆,但基本有陪护人员看护。专门花钱建,有必要吗?”面对某卫生室负责人的不解,该院检察官现场释法说理:“卫生室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必须配备无障碍设施,若因缺失这些设施导致老人跌倒受伤,卫生室将被认定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并承担法律责任。只有把坡道修好,才是真正对患者、对自己负责。”
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就医权益,如东县检察院迅速与当地卫健委召开磋商会达成共识,对该县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无障碍设施全面摸排和改造。该县卫健委立即部署,各镇(中心)卫生院、驻镇卫生所组织落实,从村卫生室管护费、运行费及村级资金中统筹安排,通过招标采购统一实施改造。
同年6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截至10月,该县15个镇区共计216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改造完成,新增小坡道及卫生间抓杆等无障碍设施共735处。
“这小小的坡道,可真是解了大家的难题,以前轮椅过门槛靠人抬,现在直接推过去,省心多了!”回访中,多位残障人士家属与检察官分享出行的可喜变化。
如今,如东县检察院已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回头看”常态清单,确保坡道常在、通行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