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支持起诉为特定群体撑起司法“保护伞”

  近日,我走进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对该院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实践与成效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检察官的细致讲解,我对支持起诉这项检察职能有了更深了解,也真切体会到检察机关在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特定群体权益中所展现出来的使命与担当。该院办理多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帮助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司法为民答卷。

  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帮助特定群体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实践,让我清晰地看到,检察官把条文规定生动地转化为一桩桩、一件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务实行动。该院主动打破内外壁垒,构建起高效协同的维权网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络。对内建立案件线索内部移送与协作机制,实现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部门的有效衔接。如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时,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及时移送线索,民事检察部门支持当事人民事起诉申请,体现了检察履职的深度与温度。对外延伸服务链条,该院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该院将普法宣传作为支持起诉的先导与支撑,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引导。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该院检察官走进铁路站段和沿线村屯,用最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维权武器。在当事人家中,检察官摆事实、讲道理,打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促成矛盾纠纷化解。检察机关有效普法,为群众撑起了一把实实在在的心灵“保护伞”。

  该院在机制优化上做足了“细功夫”,制作清晰的办案流程图,打造“民事检察+”协作平台,确保流程规范、衔接无缝。在服务前端,践行“应办即办”承诺,对支持起诉线索实现“当日来、当日转、当日送”,确保“只进一次门,办成一切事”的便民服务落到实处。这种对效率与规范的极致追求,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最难能可贵的是,该院并未将支持起诉简单地“一诉了之”,而是将参与社会治理、实质化解矛盾作为更高追求。他们积极探索“支持起诉+促成和解”的同步模式。在办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时,该院秉持“小案快办”原则,帮助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血汗钱。这里的“快”,是对民生疾苦的深刻体恤与高效回应;“和”,则体现了检察机关追求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智慧。

  此次调研令我深受触动,希望该院继续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纾解民困、社会治理,为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检察力量!

  (整理:本报记者韩兵 通讯员孟祥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支持起诉为特定群体撑起司法“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