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不用请假赶路,在办公室就能举证质证、回应仲裁员问询,这系统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山东省青岛市的赵先生通过仲裁异步庭审系统完成了一场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全程线上操作给他带来很大便捷。这是青岛市打造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异步庭审系统上线后,众多受益当事人中的一个代表。
作为“智慧仲裁”建设的重要成果,异步庭审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创新打造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非同步审理模式,打破时空壁垒,让维权服务“随时在线”,大幅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提升仲裁效率。
从“奔波往返”到“指尖操作”
“从老家到庭审现场就要3小时,遇上旅游季买不到票更是着急。”谈起传统仲裁庭审,外地务工人员周女士深有感触。
当事人可以选择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工商登记注册地申请劳动仲裁,但从立案到庭审存在一定周期,当事人家在外地的仍需在庭审当日到场,不免付出奔波之劳与时间成本。而如今,周女士通过手机“爱山东”微信小程序登录异步庭审系统,在老家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证据上传和质证意见提交。
异步庭审系统能够让劳动者、用人单位、仲裁员以非同步的方式进行庭审,通过电子平台完成提交仲裁申请、在线证据交换、书面陈述辩论意见、电子送达结案文书等仲裁流程,实现劳动争议处理从“定时定点”变“随时随地”。
据介绍,该系统对当事人端进行了优化。当事人只需登录青岛市人社局官网或微信“爱山东”微信小程序,即可进入专属界面:答辩期内上传书面答辩意见、举证期内提交证据材料、质证期限内发表质证意见……所有操作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均可参与,以期限内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既保留修改空间,又确保程序严谨,同时大幅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
济南的王律师最近代理了一起青岛仲裁受理的案件,她受益于系统的即时送达功能:“过去经常要拖延一周,现在异步审理后笔录电子送达、线上确认,1分钟就能完成,裁决书能在手机上直接签收,效率提高太多了。”
从“线下等待”到“线上协同”
“庭审双方举证质证环节十分重要,碰上案情复杂或双方证据较多的,光举证就得2、3个小时。现在系统自动管控期限、当事人线上举证质证,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案情研判上。”从事仲裁工作12年的马仲裁员,对系统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
在管理端,仲裁员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案:设置举证质证期限后,系统会发短信提醒当事人;将围绕争议焦点生成的问题清单,定向发送给双方;举证质证结束后,书记员一键生成笔录,支持在线修订与电子签章。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劳动仲裁依托省仲裁办案系统的数据接口,自主开发裁决初判功能,能够自动调取本市同类案件裁决数据,利用大模型的深度理解与逻辑推演能力,形成初步裁决意见,提升办案效率。
有仲裁员算了一笔账:“系统自动梳理、归档,还能直接关联电子送达记录,每天至少能多处理1起案件。”
从“物理流转”到“数字重塑”
对青岛劳动仲裁而言,异步庭审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流程搬到线上,而是用数字技术重塑了服务逻辑与方法。
过去,档案室里总堆着一摞摞纸质卷宗,不仅占地方,还得防潮、防蛀、防火,调阅时翻阅纸质案卷费时又费力。
异步庭审带来的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让这些都成为过去式——从立案开始案卷就“住”进云端,一步实现数字留存。当事人想阅卷在线申请即可,材料实时呈现。线上攒下的案件信息,像个贴心的“助手”,会主动把同类案件推送给仲裁员参考,助力实现类案同判,让裁决更加公平。
从案件审理到档案管理,异步庭审系统用数字技术把仲裁维权服务捋得更顺、做得更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