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一所县级老年大学的逆袭之路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一所县级老年大学,如何突破自身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专访肥东老年大学负责人。

  记者:作为一所县级老年大学,学校办学目前取得哪些突破?

  负责人:我校创办于1993年9月,办学已有30多年,经历了艰苦创业、探索前进、创新发展阶段,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品质一步步提升,如今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的老年大学。

  我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安徽省示范老年大学”、“全国远程教育试验区”等多项荣誉。2024年11月26日,我校被授予“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荣誉在县级老年大学中鲜见,既是对我校多年来以质量兴校实践的肯定,也是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办好老年学员满意的老年大学。

  记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方面,学校有哪些创新之举?成效如何?

  负责人:我校每学期更新教师资源库,不断优化教师年龄和专业结构,陆续引进优秀的年轻教师,推动教师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发展。

  在教学环节,我校加强教学计划审核和备课检查,加强课堂教学巡查,建立教学评比制度,鼓励教师教研并参与教学交流活动,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可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教学教研中争一流,比如我们有两篇论文获省级二、三等奖,编有多本校本教材,有教师正参与全国课题研究。

  再以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为例,我校王咏老师荣获全省说课比赛戏曲类一等奖,马淑芳老师获舞蹈类三等奖。在合肥市老教系统“说课”活动中,王咏老师获得戏曲类优胜奖、陈小虎老师获得乐器类优秀奖。

  记者:学校是如何通过适老化的创新,将老年教育课程做到了学员的心坎上?

  负责人:我校加强思政教学,以主题报告会、观影等多种形式办好“银龄大讲堂”。每学期每个班安排课前五分钟的广播党课和微视频,引导学员知行合一、老有所为。

  在课程设置上,我校致力于适老化课程的建设,精心安排适老通识课程,包含防诈骗、医保政策宣讲、线上健康大讲堂等专题。根据学员需求,我校每学期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近年来陆续开设智能手机、中医养生、鹤仙麦秆画、黄梅戏、彩带龙、彩球伞舞等一批特色课程。

  在教学中,我校乐器、舞蹈、运动健身等11门课实行分层级教学,根据学员基础施教。截至目前,我校共开设48门课,已打造诵读、鹤仙麦秆画、竹笛、民族舞、历史文化课等精品课程,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课程内涵。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一所县级老年大学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