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南宁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跨越升级。截至目前,南宁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378家,培育民营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6家,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70%的AI场景“机会清单”和60%的“能力清单”。这些亮眼数据折射出南宁市民营企业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坚实的产业实践,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存储领域的“智造”标杆 创新打造亮眼名片
在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处处繁忙而有序:先进的机器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贴装、检测,一片片半导体存储产品在自动化设备操控下,完成生产测试全流程。
泰克半导体致力于生产高端存储产品,专注于企业级及工规级存储器方向,经营产品包括SSD(固态硬盘)和内存条等。2022年6月泰克半导体实现DDR4内存的量产,成为广西唯一具备企业级服务器DDR4内存量产能力的企业,填补了广西在半导体存储产业领域的空白。2023年5月,泰克半导体对外正式发布DDR5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企业级服务器DDR5内存量产能力的企业。2023年企业产值突破15亿元,实现产值同比增长近50%。2024年企业产值近30亿元。
“公司目前已经实现生产高度自动化,原材料从前端投放上线后,全部由自动化系统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该公司生产主管温彬表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1至10月,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7.1亿元,同比增长超21%,预计全年产值超30亿元。
泰克半导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精准扶持。自2021年9月落户南宁以来,公司享受“桂惠贷”贴息、“邕江计划”研发资助等多项政策红利,项目被列为广西“双百双新”产业及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得益于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贸提质增效政策补助、增产增效激励政策等,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发展。”该公司公共关系部主管李长龙表示,南宁市建立了实体经济服务专班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问题反馈通道畅通,解决效率高,对企业发展帮助良多。
芯片制造的“创新尖兵”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在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搭载其芯片的手机屏幕、配送机器人、智能手表等产品琳琅满目,其芯片技术在智能终端中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晶圆凸块制造、测试、切割、封装等完整工艺的厂商之一,华芯振邦正以“填补空白、锻造标杆、引领发展”为使命,快速成长为广西半导体产业的新生力量。
华芯振邦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和显示模组制造,技术覆盖消费、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544%,发展势头强劲。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华芯振邦坚持“自主研发+协同攻关”双轮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自主开展“用于晶圆凸块制造的钯金工艺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6项,其中钯金凸块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公司成为全球首家钯金凸块量产的企业。目前,华芯振邦已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立项1项、南宁市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项、南宁市“邕江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A等级项目立项1项;已申请知识产权53项,参与制定自治区团体标准1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评广西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有南宁市先进半导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荣获“2024—2025年中国半导体封测最佳品牌企业”称号。
“我们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目前正在稳步推进防控污染、照明、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业务。”该公司新产品开发事业处经理赖文尧表示。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是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的持续发力。“从厂房建设、设备布局到实现量产,整个过程速度很快。在拿地建设、政策指导、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部门主动给予企业支持和帮助,推动项目快速投产,助推企业快速发展。”该公司董事局助理林旺杨表示。
此外,南宁市通过“桂惠贷”等政策扶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激励研发投入,推动项目落地。在人才引育方面,南宁市依托本地高校资源,推动产教融合,同时通过区外回流人才保障等措施,构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在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中,南宁市凭借区位优势,推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
泰克半导体和华芯振邦是南宁市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加快从“制造”到“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南宁市将继续以民营经济为重要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开放应用场景,强化精准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本报记者吴潇 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