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锡林郭勒11月22日电 (记者 朱媛丽)为深入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内蒙古作为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促进中蒙农牧业领域交流合作,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中国驻扎门乌德总领馆合作,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举行了2025年度第二期蒙古国牧民职业培训班开班式。
本次培训共有来自蒙古国东戈壁、南戈壁、中戈壁、东方省、苏赫巴托省5省100名学员参训,他们将在未来9天时间里,围绕基础畜牧学原理、牧草储备、越冬技术及奶食品加工实操等领域展开学习。
“蒙古国以畜牧业为主,这次带100人过来参加技术培训,希望把更多好的技术带回去,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这样的培训对我们来说很适用。希望以后增加这类培训的频次。”蒙方领队图布新说。
自2018年以来,该培训项目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开展,培训以专业理论、实训实操、参观考察为主要形式,将畜牧兽医、草原生态保护、奶食品加工等方面发展成果惠及蒙古国基层民众。今年5月,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及蒙古国妇联选派的39名蒙古国优秀妇女代表,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参加了传统奶制品加工、皮毛加工全链条技能方面的培训。截至目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已组织开展该培训班17期,累计培养蒙古国牧民人才1288人次。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项目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培训效能与价值,不断提升涉外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积极讲好中蒙友好故事,为深化中蒙交流合作筑牢技能人才根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