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院士助阵+生物科普馆揭牌!湛江这场海洋盛会太亮眼

转自:湛江发布

11月22日

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

之2025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

暨海洋科普大讲坛

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

活动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带来现场报告。此外,岭南师范学院生物科普馆正式揭牌开馆,学校六项海洋领域科技成果成功发布,并实现转化合作签约,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咖云集深入探讨

广东作为海洋大省,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湛江地处南海之滨,坐拥优良港湾,海洋牧场建设基础扎实、潜力巨大,是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秋文表示,本次盛会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前沿技术、生态模式与产业融合,将有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动发布的六项成果,既有前沿技术突破,又贴合产业实际需求,充分彰显了岭南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希望以研讨为契机共同推动海洋牧场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海洋经济成为湛江乃至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会上,与会嘉宾进行精彩分享,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注入前沿智慧。

其中,潘德炉院士以《AI赋能海洋牧场发展的三点思考》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环境感知、生态过程模拟和智能决策管理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前景。

此外,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郑愚、湛江湾实验室研究员张博、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陆圳祥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围绕海洋工程材料、鱼类演化生物学及产业实践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六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

作为驻湛高等学府,岭南师范学院长期以来深耕海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水产养殖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岭南师范学院扎根湛江,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2024年,学校召开了师范教育120周年发展大会,擘画了“12355”发展战略。

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唐宇介绍,依托湛江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区位优势,学校主动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和广东海洋强省建设需求,将海洋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水产养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智能监测等为核心的特色研究方向。希望海洋科普馆强化科普赋能、共护海洋生态,深化学术交流、共探发展之道,推动产教融、共筑人才高地,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在科技成果发布与签约环节,岭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处处长刘群慧发布了近期取得的六项重要海洋建设成果,即智能化全自动无人机海水采样系统,一体化营养分析系统,壳聚糖——废弃虾蟹壳高值化利用技术,海上风电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智能感知、预警与运维关键技术,室内水循环系统养殖虎斑乌贼关键技术和数字孪生红树林生态系统。

成果负责人分别与六家合作企业现场签署了技术转化合同,标志着学校产学研合作与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岭师生物科普馆揭牌

会上,领导嘉宾共同为岭南师范学院生物科普馆揭牌。

生物科普馆是岭南师范学院科普教育与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湛江市科普教育基地,占地1250平方米,馆藏珍稀动植物标本1100余种1320余件,其中有8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馆内设有鸟类、兽类、昆虫、雷州半岛特色植物、红树林生态、南海生物等多个主题展区,构建起立体的“粤西生态基因库”。

科普馆前身为生物标本馆,已累计接待中小学团体及个人10万余人次,多次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未来,这里将成为粤西地区生态科普教育枢纽,让更多中小学生和市民走进自然、了解海洋、敬畏生命。

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郭荣波表示,生物科普馆的启用,为湛江增添了一处集海洋知识传播、科技成果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科普新阵地,必将成为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索海洋奥秘的“第二课堂”。

接下来,岭南师范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强化海洋学科特色,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写好海洋强国战略的“岭师篇章”接续奋斗。

活动由岭南师范学院联合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湛江市教育局、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生科院、现代农业与海洋研究中心承办。

湛江发布编辑部

采写:林露 章晶晶 张少华

编辑:傅晓冰

校对:胡柔群

审核:陈思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院士助阵+生物科普馆揭牌!湛江这场海洋盛会太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