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总规模达万亿级的空天产业(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正成为多地争相竞逐的新赛道。此前在这一领域“籍籍无名”的江苏省无锡市,已“无中生有”崛起为明星城市。
泰伯智库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商业航天十大影响力城市榜单》中,无锡市位列全国城市前十名,“作为新兴势力表现亮眼”。多家机构此前发布的低空经济城市榜单也显示,无锡市闯入了全国城市前30强。
据了解,无锡市作为“百年工商名城”,近年来已将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作为“5+X”未来产业重点投入。例如,在商业航天领域,根据发展目标,预计到2029年,无锡市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在无锡市空天产业“异军突起”背后,其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当地已先后投资32个商业航天项目,商业航天领域的“耐心资本”持续壮大。
“近年来,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近日,无锡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创投”)董事总经理、总裁助理王国东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直言,无锡市深刻认识到这些领域对于城市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凭借在相关产业的优良基础,正积极推动空天产业迅速发展。
“无中生有”打造地标产业
10月11日,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多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9月15日,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成功;8月4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事实上,距离江南千里之外成功发射的上述火箭或卫星,皆与“百年工商名城”无锡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引力”系列运载火箭是东方空间面向商业航天市场自主研制的大中型系列化运载火箭品牌。2023年8月,东方空间航天动力总部签约落地无锡市梁溪区。8月4日成功发射的卫星,即由落地无锡市梁溪区的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承担研制。
深度参与国内一系列商业航天大事件的无锡市梁溪区,此前在这一产业的布局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梁溪区就已入选权威机构发布的“2025中国商业航天十大影响力园区”榜单。
引发外界关注的是,从无锡老城区到产业新高地,梁溪区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空天产业领域成功实现“无中生有”的?
“作为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其实留给我们的空间不多。当时,大家对商业航天的关注度还不高,我们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进行顶层设计,选定了这一充满前景的赛道。无锡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正好可以作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支撑和配套。”无锡市梁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此前表示。
无锡市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任鸣杰日前也向记者透露,梁溪区自2022年开始布局空天产业,当地以卫星星座建设为牵引,大力发展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三个产业生态圈。
“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参与和与生态圈骨干企业链接上下游等方式,无锡市初步汇聚了超过100家空天产业细分赛道各类企业,获评江苏省第一批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也是全省空天产业领域的唯一试点单位。”任鸣杰表示。
梁溪区“无中生有”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只是无锡市空天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梁溪区外,在惠山区、新吴区、滨湖区等无锡市辖区,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也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产业,获得政策大力扶持并得以重点发展。
在低空经济领域,无锡市制定出台了《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实施低空经济“20条”支持政策,启动编制“1+2+N”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累计培育和招引链上企业、平台机构200余家。2024年,无锡全市低空经济总产值达120亿元,实现翻番。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全市商业航天规上企业已增至52家,1—8月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8%,发展势头强劲。无锡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5年,无锡全市重点推进40个商业航天项目。
独特模式招引明星项目
“他们在猎鹰9号的架构中引入了星舰的一些特性,比如使用不锈钢和甲烷/液氧燃料,这将使其(‘朱雀三号’)有望胜过猎鹰9号。”今年10月底,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埃隆·马斯克上述“点评”迅速引发外界关注,其评价的正是中国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三号”。该火箭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研制,这家明星企业此前也已落地无锡市惠山高新区。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除蓝箭航天外,纵观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绝大部分知名企业已被无锡市“揽入麾下”。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地先后引育了东方空间、蓝箭航天、深蓝航天、银河航天、微纳星空等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了“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链条。
微纳星空副总经理程楠向记者表示,在产能布局上,公司最初在北京市布局了1000平方米的AIT厂区及飞控指挥中心,目前已在无锡市规划建设了4万余平方米的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园区,卫星年产能可达150颗。
无独有偶,无锡市近年来在低空经济领域也引入了亿航智能、沃兰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据任鸣杰介绍,梁溪区结合当地都市工业的特质,聚焦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和服务保障三大领域精准发力。
“短短两三年,梁溪区已集聚低空产业经济生态圈企业85家,其中规上企业53家。2025年上半年,相关企业实现营收45亿元,正在逐渐成势。”据任鸣杰透露,当地正持续推进云圣智能、航景创新、微至航空、览翌航空等7家链主企业落地投产,达产后产能规模近50亿元。
在成功汇聚一批国内知名空天产业知名企业背后,除了拥有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外,无锡市探索出的独特招商引资策略,也是助力其从各地激烈的招商引资“竞速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商业航天领域,当地通过“国资领投+社会资本跟投”方式,设立商业航天专项产业基金,打造金融支撑体系。例如,2024年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梁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2025年锡创投设立20亿元的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对接考察了上百个空天项目。”王国东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锡创投在空天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5亿元,带动整体产业落地的规模超过62亿元。”
任鸣杰也表示,梁溪区正与无锡市当地国企锡创投开展深度协作,以基金联动、项目共推、资源共享为核心,深化“金融+产业”合作,双方在空天产业领域的积极合作初见成效,已共同推动多个优质项目落地。
“靶向发力”补短板强弱项
在全力加码空天产业背后,无锡市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也存在诸多潜在问题和挑战。
从行业共性角度来看,无锡市空天产业发展还存在相关专业基础设施不足、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而从城市发展条件而言,相较北京市、上海市、西安市等国内热点城市,无锡市也面临高端专业人才与机构缺乏、专业化科研支撑体系薄弱等诸多挑战。
记者注意到,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无锡市正在“靶向发力”,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例如,在上述《三年行动方案》中,无锡市提出:支持重点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低空经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承接高层次科研任务,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在商业航天领域,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产业促进机构建设方面,2024年12月,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被认定为无锡市商业航天产业促进机构。
“将依托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等航天科研及产业优势为我市商业航天发展引入高端人才及产业资源,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能力支撑。”上述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空天产业相关企业极为关注的应用场景方面,无锡市也已进行前瞻布局。
今年10月,无锡市相关部门发布《无锡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公开征集“空间信息+应用场景”优秀创新场景建设示范项目,经行业主管部门推荐并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定,根据投入比例给予单个创新场景最高1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两个。
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无锡市将围绕“强链主、补链条、聚集群”,以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为支撑,深入推动无锡市优势制造业与商业航天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本地产业协作生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