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别让“不合理疾病门槛”成为就业公平“拦路虎”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公务员录用体检检查标准放宽了对一些疾病的限制。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次调整回应了社会长期关切,消除了以往体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模糊地带。同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优化并非一蹴而就,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吃了半年的药,还经常梦到被医生摸出脖子肿大,体检通不过,现在终于不用一直吃药了,也能睡好觉、安心备考了。”得知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放宽后,山东烟台的周女士欣喜地说。

11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放宽对桥本甲状腺炎、地中海贫血、多囊肾等疾病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检查标准。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次调整不仅回应了社会长期关切,消除了以往体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模糊地带,更有利于引导社会形成科学的健康观与就业观,减少对特定疾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

“终于能合格了”

在海南三亚某医院工作的小梁,就曾因患有桥本被福建厦门市某医院拒绝录取。“当时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我还从专业角度跟招聘人员解释了这个病不影响工作,自己能胜任该职位,但最终仍被拒绝。”

2023年8月,小梁将该医院告上法庭,但案件经过一审、二审,最终还是小梁败诉。原因是该医院在招聘时说明,按照公务员体检标准判定,桥本患者属于不合格范围。直到近日看到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放宽的消息,小梁才长舒一口气:“终于能合格了”。

河南省职工医院保健办主任冯翔告诉记者,桥本在临床指标上体现为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显著升高,这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紊乱,白细胞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最终导致甲状腺受损,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功能逐渐减退。至于发病原因,一部分与遗传相关,一部分则是环境诱因,如长期压力、睡眠不足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秀英介绍,每逢毕业季或招聘季,门诊中都会遇到数十位咨询桥本的年轻人,很多是担心体检指标不正常,影响录用。

“桥本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张秀英说,虽然目前无法治愈,但该病本身并不严重,多数桥本患者终生甲状腺功能正常,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每年一次体检就能及时发现甲功的异常变化。此外,患者即使发生甲功减退,通过服用甲减药物也能维持正常,而且药物治疗简单安全有效,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家平分析认为,此次调整体现了政策能够根据医学进步和社会需求及时优化,展现出制度的回应性、适应性和自我完善能力,也增强了公众对公共政策公信力的认可。优化体检标准,减少制度性障碍,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

给轻症患者更多机会

与桥本患者同时被“豁免”的,还有地中海贫血和有多囊肾表现患者。根据通知,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且血红蛋白高于90g/L,合格;有多囊肾表现,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的,合格。

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不少网友曾表示因地贫或肾脏方面问题无法正常入职。今年9月,一名幼师被举报携带地贫基因遭解聘,该事件引发关注和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主任孙婉玲介绍,地贫是一种血红蛋白疾病,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或质量不合格时,红细胞寿命缩短,进而出现贫血表现。一般而言,地贫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其致病原因是遗传。

“地贫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地方的人以前容易受疟疾影响,有地贫基因的人对疟疾更有抵抗力,因此这一群体经过自然选择实现繁衍。”孙婉玲说,地贫在我国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发病相对集中,北方多是散发病例。

《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2020)》数据显示,我国地贫基因携带者高达3000万人。“轻型地贫患者或携带者体内虽然有一些不正常的血红蛋白,但可能只是轻微贫血,身体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孙婉玲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隋准表示,多囊肾同样是一种遗传性质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只能通过治疗延缓进展。不同多囊肾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不同,但是进展与否在临床上较难判断。“为避免将一些可能进展较慢的患者排除在外,此次更新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有所放宽。”

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此次明确的三项调整内容,建立在严谨的医学论证基础之上,这种精细化的标准设置,既排除了确实可能影响履职的健康风险,又避免了因过度筛查导致的公平受损。”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说。

标准放宽后,很多患者感到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对其他疾病的担心,如肾积水、高血压等。针对反映较多的肾积水问题,隋准表示,轻度的早期肾积水可完全治愈,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因此,在入职体检中,只要肾积水患者能出具一份比较明确的非恶性进展疾病的证明,就并非完全不能录用。”

此外,多位受访医学专家表示,从医学专业角度看,希望当求职者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时,用人单位能让其到医院对异常结果进行详细判定,再决定是否录用,而非直接拒绝。

张家平认为,公务员体检标准在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方面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应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防止过度体检和不当限制。“体检的核心目标不是筛查所有医学异常,而是评估报考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职责所需的基本身体条件,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因此,体检标准应聚焦与履职直接相关的健康指标,避免将不影响工作的可控状态或遗传特征作为限制条件,切实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者的平等参与权。”

在邓勇看来,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优化并非一蹴而就,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对于其他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否需要纳入调整范围,如何平衡健康风险与就业公平,都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医学论证与社会实际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还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医学专家对体检标准进行评估,根据社会发展与医学进步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公务员招录体检工作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别让“不合理疾病门槛”成为就业公平“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