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格尔木讯 (记者 冉志敏 通讯员 焦玉娟) 11月1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获悉,自2025年冬季保供启动以来,青海油田近2000口气井保持高效运行,日均供气量稳定在1500万立方米,以硬核举措守护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区数千万群众温暖过冬。
面对今冬气温持续走低、天然气需求激增的保供压力,青海油田早谋快动,自9月起即成立保供领导小组,构建“三提一控一保”工作体系,将日产气目标分解至每口气井、每个岗位。通过建立“每日分析、每周例会”机制实时掌握生产动态,并充分利用储气库削峰填谷优势,精准调注26次,推动外输压力同比下降0.1兆帕。
在气田稳产方面,油田多策并举打出“组合拳”:建立完善气井措施库,推行“一井一策”,完成各类措施1021井次,措施有效率提升至90.1%;投产新井70口,日增气89万立方米;通过推行地面“345”工作法,消除集输瓶颈,提升低压井日产量40万立方米。同时将气井管理“123”工作法升级至2.0版本,年累计维护老井9.6万井次,气田开井率从82.3%提升至84.1%。
科技赋能成为保供新动能。油气工艺研究院主导的“智能平台间歇气举及半闭式气举工艺”覆盖670口井,实现精准自动调控。在保供一线,员工们践行“黄金治理3小时”机制,涩北气田台南区块通过改层射孔、防砂等作业,复产率达95.9%,日产量从160万立方米升至183万立方米。马北储气库实行24小时值守,有效缓解区域供气压力。
目前,青海油田干部员工正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实干担当,用“高原暖流”守护万家温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能源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