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臻精密
中科可控
沪光汽车
峰飞航空
“换位跑一次”
清陶能源
昆山之链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我们必须拉高发展标杆,跳出县域思维,主动与经济规模相当的城市攀高比强,争做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探索者、引领者。”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的一番诚恳发言,用不甘“躺赢”、不止县域为昆山奏响了新一轮的发展前奏。
向前回溯,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连续3年GDP总量超5000亿元,连续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规模,主要经济指标明显领先追兵城市……一个个“连续”“领先”挺起县域经济第一高峰的同时,更激励着昆山不断求索新的增长极,“跳”向更为纵深广远的发展维度。
着眼未来,站上“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交汇点,昆山正以空杯心态再度起跑,主动将自身放在更高维度的坐标系中审视定位、思考谋划,向最优的学、同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努力在高基数、高平台上实现提质增效,以功能性、结构性的转型升级部署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领跑新的发展道路。
“最强县”发展不设限
跳出县域,实质上是昆山与自己的一场竞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昆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0.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高于全市和全省。将这组数据放置在更广域的范围对比,这份沉甸甸的发展实绩更可在全国地级市GDP排名中位居前列,领先多个省会城市。
随着主要经济指标迈上高平台,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昆山始终深谙在外部环境冲击下所应葆有的识变、应变、求变之道。面对如何在高基数上保持较快增长这一课题,昆山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把自己放在更大的坐标系中与更强的对手比拼较量。
坐标系之一即是全球产业链。2月5日,昆山沪光总部研发大楼开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同时投产。作为中国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专业汽车线束生产民营企业,扎根昆山37年的沪光不但获得了大众、奥迪、上汽、奔驰等多家国际一线汽车主机厂商的优秀供应商资质,更成功进入了智己、赛力斯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
“我们将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高低压线束等前沿领域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正如沪光创始人成三荣所说,沪光的飞速成长离不开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当前,昆山已集聚“链”上优质企业960余家,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六大核心部件50多个种类,越来越多的在昆传统车企和沪光一样,加速转向新能源领域,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活跃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助力昆山“链”接全球产业市场。
抢抓风口招大引强,加码布局全球产业链,只是昆山跳出县域谋发展的其中一步。眼下,面对更强势的市场竞争,如何摒弃规模依赖、路径依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机遇中重塑发展优势,昆山仍在不断地思考与前进。
去年12月31日召开的昆山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号召全市跳出“县域思维”,拉高发展标杆,提出要应对好国际形势变乱冲击、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超县域”管理体量等“六种挑战”,回答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创临沪对台新优势、在高基数上稳增长等“六个课题”,落实好经济运行、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九个提质增效”。
靠前思考,才能抢占先机。作为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省1/7的地区,2024年昆山交出了进出口总额破8000亿元、高位之上增长7%的瞩目成绩单,但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等挑战,昆山市决策层仍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如何努力争取让增量跑赢减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过去一年,昆山积极抢抓跨国公司组织架构重构机遇,争取沪士电子、亚香股份等一批重点总部项目落户;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立足“国际咖啡产业之都”链接全球市场,2024年进口咖啡生豆16.3亿元,囊括了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对昆山而言,县域从来不曾是“限域”,不断危中寻机,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突破自身局限,才是其一以贯之的前行轨迹。
“万亿级”转型再升级
上线后可检出99.9%以上缺陷,每条产线节省6个目检人员,为工厂一次性节约成本超500万元……这是阿丘科技AI视觉检测系统通过训练缺陷样本,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零部件、精密模组提供的智能检测服务所带来的成效。
这一因清华“昆山周”与昆山结缘的创业团队,以“产业AI”为核心定位,在国内首创了标准AI视觉平台,应用于复杂工业检测场景,进一步解决了汽车、动力电池、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行业检测指标严苛、缺陷数据少、样本碎片化等难题,服务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富士康、比亚迪等知名企业。
当阿丘科技的“AI质检员”为清陶电池产线执行“实时CT”扫描时,昆山正锚定自身的产业优势,加速转型升级的进击步伐——
中科可控以国产CPU为核心重塑智慧医疗应用体系,觉卿谛语AI数字心理老师走进校园为学生们疏导解惑,DeepSeek接入“数字政府”解码政务服务新模式……在这片承载着万亿级工业产值的创新热土上,“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图景正接连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溢出带动性的“头雁”效应越来越强,今年年初,昆山靠前实施“AI赋能昆山智造”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再改造,培育更多垂直领域大模型,加速更多场景落地和应用推广。
从这份执行力“拉满”的计划中即可看出昆山的转型法则:不是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而是新旧动能的融合共生。
立足3.5万家工业企业这一核心优势,昆山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稳根基”、新兴产业“壮枝干”、未来产业“展新叶”、二三产业“嫁新枝”,全面实施昆山智造“八大工程”,顺势卡位新赛道、全力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新动能。
“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有旋转和直线运动的地方,都能用到恩斯克的产品!”在全球轴承巨头日本恩斯克公司中国区总裁郁国平看来,企业从最初致力于传统机械、家电等领域,到如今布局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新赛道,一路走来,恰与昆山稳中求新的产业布局思路不谋而合。
焕新提质的产业升级之路仍在继续。3月2日,江苏北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行星滚柱丝杠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在昆山正式开工,作为扎根汽车底盘零部件行业20多年的王牌企业,北特科技研发团队所积累的生产工艺与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生产工艺有较高的同源性。“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尽早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及规模化生产。”北特科技总裁靳晓堂说。
越来越多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带动着昆山产业结构效益不断向好。过去一年,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再上一个千亿级新台阶,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4%……一组组标杆数据,丈量的不仅是规模增长,更是昆山制造从效率优先到价值重构的认知跃迁。
高峰之上,新的征途已酝酿起步。昆山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力争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在1.2万亿元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千亿级台阶、总量突破1.3万亿元;工业投资超300亿元,各类创新性指标增长10%以上,全力打造一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换位跑”服务再领跑
一个懂得“退后”的城市,往往能在治理上走得更深更远。
新学期伊始,昆山市实验小学西校区的师生、家长们在经过博士路时欣喜地发现,党校门口的花坛“瘦身”了,退后1.3米腾出来的空间被改造成人行道,实现了高峰时段的人车分流。
1.3米的方寸之变,折射出的是昆山换位思考、以退为进的治理智慧。据了解,2020年,博士路建设之初,为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施工方特地避开花坛、绕道建设,但随着周边校区相继建成投用,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学生与家长经过此处时往往要人车混行,造成了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昆山的党员干部巡查走访中发现问题后,立即从群众视角开展实地调研,并利用寒假空档期加速完成了改造。
不只城市规划和建设,在政务服务上,昆山同样也在用“换位”来换取服务的不越位、不缺位。2月6日,昆山召开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换位跑一次”工作推进会,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把“提升企业感受”“让各类经营主体拥有获得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释放新一年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烈信号。
昆山要求党员干部以群众身份“跑一次”,全方位体验业务办理流程,检视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堵点卡点问题闭环解决,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政务服务全链条。
一次次“换位跑”,为企业和群众换来了更多服务成效。昆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新增设“1号材料收转窗口”,让当事人补交材料实现无纸化高效转递;昆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制作外资企业网上登记流程指示图,解决了企业自主登记“找不到”“看不懂”等头疼事;昆山市数据局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改进,实现了从在线提交材料到领取电子证照全程网上办理,让昆山首张“零跑动”卫生许可证成功落地……
截至2月18日,昆山各地各部门已开展换位体验行动322次,收集企业、群众问题诉求268个,提出优化举措280条,精准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6个。
其实不只眼前的种种举措,在昆山,各领域的“换位跑”早已起跑。比如,与新市民劳动者、新就业群体“换位跑”,创新推出休息驿站、健康护航、法律援助等昆城暖“新”八项举措,推出“归雁计划”“妈妈岗”“暖阳计划”等支持措施,打造有温度的服务环境。
再比如,与民营企业家“换位跑”,围绕生产要素、项目审批等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2月18日,昆山龙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研发总部成功奠基。而此前,该企业因生产办公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导致施工许可证迟迟未办理成功。昆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立即以企业主的身份体验办事流程,列出企业办证所需材料清单,并把材料递交和现场勘察流程合并推进,企业在办理的当天就取得了施工许可证。
如今,“换位跑”已不再仅仅是政务服务的新模式、社会治理的新实践,更是政府对自身角色职能的一场深刻重塑,越来越多可喜的变化正悄然描绘着这座城市发展的质感,引领昆山主动追寻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蓄势一场不遗余力的冲刺战。
本版撰稿 陈志奇 范昕怡
(昆山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