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坚守与奉献的赞歌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在读石红梅的援疆日志《我与兵团有个约定》时,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跟随她的脚步踏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疆大地,一头扎进兵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这本书深刻诠释了奉献、成长与使命担当,每一页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人深思。

扎根边疆的奋斗脊梁

石红梅初到兵团,便被兵团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这种精神贯穿于她的援疆岁月,成为她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书中对一八五团的描述,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八五团地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四疆”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然而,一八五团的职工群众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扎下根来,为守护祖国边疆、建设边疆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一八五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逻在边境线上,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国土,哪怕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们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边境线上的坚守,恶劣环境下的农业生产,都生动体现了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个体的坚韧,更是集体的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为实现边疆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跨越民族与地域的深情纽带

书中描述的石红梅与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一家的故事,宛如一首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奏响了各民族和谐共处、亲如一家的美好旋律。

阿卜杜许库尔·卡地是三师东风农场三连的职工,2017年9月他第一次见到来自南京大学的援疆干部石红梅时,就被她和善的笑容所打动。石红梅以真诚的态度,为这个维吾尔族家庭送去了大米、面粉、葵花油和牛奶等生活物资,就此结下了跨越民族与地域的深厚情谊。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为石红梅送上了维吾尔族的特色服饰,表达对她的欢迎。从此,他们逐渐熟悉,相识相知。

2017年12月,石红梅在地里不小心崴了脚,不善言辞的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一路上心情沉重,一进家门便急忙走进房间拿出一盒药膏,让石红梅赶紧擦药。无言的关怀,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石红梅心间,让她深深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为了让石红梅更好地融入大家庭,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为她取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古丽・佳玛丽,寓意“像花一样漂亮的脸庞”。2018年8月,石红梅的丈夫从南京来到东风农场。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一家人换上新衣,在家里摆上两张长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干果、香气四溢的羊肉抓饭和大盘鸡,隆重地迎接来自远方的家人。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载歌载舞,让石红梅十分感动。

石红梅与阿卜杜许库尔·卡地一家的故事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让我们看到在援疆的大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人们跨越文化差异,建立起的深厚情感。

使命在肩,筑就希望之路

援疆,这一伟大的事业,在石红梅的笔下展现出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援疆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支援,更是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人才输送与发展助力,是促进边疆地区繁荣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援疆对于石红梅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工作任务,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奉献给了兵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通过石红梅的援疆经历,我看到了援疆工作者的奉献和牺牲,内心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们远离家乡,默默奉献,他们是边疆发展的推动者,是民族团结的使者。

这本书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勇于面对困难,积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石红梅与兵团的约定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自己的理想和使命有个约定,并为之努力奋斗。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一定要坚定信念,像兵团人一样艰苦奋斗,像援疆工作者一样无私奉献,让生命在奉献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坚守与奉献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