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岳 倩
网络平台数据显示,2月2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电影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破135亿,暂列全球票房榜第8位。影片不仅在内地和港澳地区受到欢迎,在北美院线亦取得优异的票房表现,还将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哪吒2》看起来是文化产业,实际上脚跨多界,宜游宜吃宜玩。凭借高票房,影片不仅盘活了电影院,更作为IP成功破圈,助推了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增长。文旅市场紧跟热点,各地借势营销红红火火。“跟着吒儿去旅游”,成为热门的出游方式。比如,《哪吒2》中不少角色使用天津方言配音,天津文旅趁热打铁,推出了多条“哪吒”主题体验线路,客流量增加了近30%。影片里的美食元素出圈,激发了餐饮行业的创新力。各地“哪吒”主题火锅店、“哪吒”菜谱的推出,让游客在“饱眼福”的同时,大饱口福。从电影院的爆米花桶到各类潮玩手办、毛绒玩具,“哪吒”联名的各类衍生品备受欢迎,甚至还出现了卖断货的疯狂抢购现象,带动制造业生产开足马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联名的品牌数量超过20个,覆盖潮玩、食品饮料、日化、母婴、汽车、电子产品、出版等多个品类。电影观众为喜爱的IP买单,拉动了各个品类的消费。
作为一部从文化现象变为经济现象,成功破圈、创造神话的中国动漫电影,《哪吒2》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电影创作本身的高质量。社交媒体上,就有不少网友在线深挖影片细节的科学性、合理性。港澳地区观众纷纷点赞《哪吒2》,认为“电影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所传达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让人很受触动”。影片还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无论是动画质量、故事节奏,还是情感表达,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高质量影视作品的打造,不仅在于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还在于得到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强劲赋能。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都让观众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实现了双向奔赴。换言之,文化的发展需要底层生命力的推动,但文化生命力的涵养,关键在于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代科技的助力,就是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方式。《哪吒2》由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参与制作、悉心打磨。文化筑基、创新赋能、科技领跑,让特效画面更有看头,成功为中国电影产业拓宽“跑道”。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特别提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这意味着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有着无穷的文化宝藏,这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哪吒2》的成功以及其带来的连锁效应,展现了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文化产业乘势而上,需要不断探索新玩法,通过电影带动文旅、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不仅能够推动文化市场的持续繁荣,更将持续搅动服务消费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