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 孙博
“原以为跨省迁移要跑多个部门、跑好几趟,没想到网上申请3天就办结了。”近日,河南省济源市一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在完成跨省迁移手续后感叹地说。这是济源市首例跨省企业迁移案例,也成为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深入实施企业便利迁移改革、“一业一查”联合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3项攻坚行动,以制度创新打破地域壁垒、以协同监管提升效能、以温情服务凝聚合力,持续激活市场要素流动活力,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坚实监管力量。前不久,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获评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无感迁移“一网通办”
破解跨区流动梗阻
过去,企业跨区域迁移需“两头跑、多部门找”,从准迁、迁出到对接税务、社保、公积金管理等部门,流程繁琐且耗时久。为打破地域壁垒,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率先推出“一网通办、无感切换”迁移登记新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将4个环节压缩为迁入变更登记单一环节。
据介绍,企业在办理迁移登记时,只需向迁入地提交一次申请,系统便自动同步信息至社保、公积金管理、税务等联办部门,实现档案移交、账户封存、税务变更等事项“无缝衔接、自动办理”。全程在线操作、进度实时可查,让企业足不出户完成全部手续,真正实现“一次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加快登记档案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压减环节时限,让市场要素流动“无障碍、无感知”。
一业一查“协同共治”
告别重复检查困扰
重复检查、多头执法曾是企业“迎检之痛”。对此,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一业一查”联合监管机制,围绕32个重点行业,联动24个职能部门,梳理形成112项检查事项的联合抽查清单,构建“一个行业、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监管新模式。
该模式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统一制定计划、抽取对象、匹配人员、公示结果,检查结果7个工作日内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与信用风险等级挂钩,推动监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对于接受联合检查的企业,原则上全年不再安排其他入企检查,切实为企业减负。
同时,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获批全国及河南省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双试点。该局开辟经营异常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妥善处理恶意投诉举报250余件,为企业安心经营保驾护航。
规范执法“刚柔并济”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以“大宣传、大培训、大执法”为抓手,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今年以来,该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52件,其中,不予处罚34起、减轻处罚47起、从轻处罚281起,柔性执法案件占比达56%,“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成为常态。
在制度层面,该局梳理公布1043项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定《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规范》,全面推行“凡入企必扫码、凡检查必审批”机制,通过内部合并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检查,从源头减少重复无效检查。同时,247名执法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常态化开展执法演练20余次、案例剖析15期,以案卷评查、复议、诉讼通报强化监督闭环,确保执法经得起检验。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3项攻坚行动,推动“无感迁移”服务提质、“一业一查”扩面增效、涉企检查标准化升级,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无感办”跨越,监管模式从“多头分散”向“协同高效”跃升,以更实举措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济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