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魔幻见手青、小米辣、黑松露...精酿口味,还能玩多“野”?

(来源:中国酒业杂志)

曾经,精酿啤酒还只是贴着“小众”“手工酿造” 标签的啤酒爱好者专属,如今却从商超货架、夜市大排档,到露营帐篷、音乐节现场,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常见饮品。尤其随着市场版图不断扩张,精酿啤酒的风味演变愈发白热化:

西南的见手青、岭南的酸嘢、东北的冻梨,甚至炙手可热的白酒酱香风味纷纷融入酒液,猎奇口味层出不穷。颇有一种 “万物皆可精酿” 的风潮,不仅展现了饮品创新的边界突破,更暗藏着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也让消费者在尝鲜之余,不得不关注健康层面的选择。

精酿啤酒的风味狂欢:

从地域风物到猎奇食材全面渗透

精酿啤酒的风味创新早已突破传统啤酒的框架,商家们从各地特色食材中汲取灵感,将看似与啤酒“不搭边” 的原料纷纷酿入酒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味体系。

云南凭借丰富的食材资源,成为精酿猎奇风味的“发源地” 之一。雨季的见手青本是当地餐桌的 “明星”,却被搬上精酿啤酒的配料表,一句 “勇敢的人你先走” 的广告语,精准抓住年轻人追求刺激的猎奇心理,相关产品在电商平台斩获上千销量。

而见手青只是开端,黑松露、松茸、鸡枞菌等各类山珍菌子,玫瑰、茉莉等鲜花,普洱、咖啡等地域特色饮品,甚至石斛、草果、仙人掌等小众风物,都成为云南精酿啤酒的风味来源。

不止云南,各地的特色食材也纷纷与精酿啤酒碰撞融合。河南的荆芥,带着香菜的香气、薄荷的清凉与柠檬的酸味,被本土啤酒品牌酿入酒中,成为新晋河南名片;广西的传统小吃酸嘢,被精酿品牌高大师转化为“酸嘢 IPA”,不仅模拟出青芒果、芭乐等水果香气,还在罐中加入小米辣营造视觉冲击;哈尔滨冻梨、北京冰糖葫芦、贵州刺梨、赣州脐橙等地域水果风味,也让精酿啤酒成为承载地域情怀的载体。

此外,“新中式” 风潮也吹进精酿界,毛尖、龙井、鸭屎香等传统茶香与啤酒的麦芽、酒花结合,满足了 Z 世代对新茶饮与微醺感的双重需求。更有榴莲、折耳根、香菜等 “重口味” 食材,让精酿啤酒的风味创新彻底走向 “无界”。                      

猎奇风味的实现路径:

提取物为主,工艺模拟为辅

当然,在口味花样百出的产品货架前,很多消费者也很好奇:这些千奇百怪的风味究竟如何实现?经笔者走访调查,绝大多数量产化的精酿产品会添加与宣称风味相符的成分,其中浓缩液、萃取物和浓浆是最常用的形式。

生产商偏爱提取物而非原始食材,一方面是因为提取物的风味更稳定,能保证消费者每次购买的产品口味一致;另一方面,部分水果汁少、纤维多,直接投入发酵罐易影响酿造过程,转化为浓缩汁或提取物是更优选择。

不过,也有部分风味并非来自真实食材,而是通过酿造工艺与原料配比“模拟” 而来。比如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巧克力风味啤酒,并未添加巧克力或可可制品,其巧克力香气来自深度烘焙麦芽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

还有最近走红的高大师酸嘢味啤酒,其实仅在罐中加入一颗小米辣作为装饰,酸嘢的酸爽口感与水果香气,实则是通过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同发酵、干投啤酒花实现的。

猎奇风盛行背后:

市场竞争与消费需求双重驱动

精酿啤酒的猎奇风味创新,并非单纯的“脑洞大开”,而是市场逻辑与消费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消费端来看,年轻群体成为精酿啤酒的核心消费力量,他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体验,对“新奇”“刺激” 的产品抱有强烈兴趣,猎奇口味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

同时,地域风味的融入让精酿啤酒承载了家乡情怀与文化自信,哈尔滨冻梨、北京冰糖葫芦等口味,能让消费者在饮酒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味觉乡愁” 成为风味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此外,Z 世代对新茶饮的喜爱与 “微醺” 需求的结合,也推动了茶味精酿的兴起,毛尖、鸭屎香等茶香与啤酒的融合,精准匹配了年轻消费者的口感偏好。

从市场竞争角度,精酿啤酒行业入局者增多,传统工业啤酒品牌也纷纷布局精酿赛道,小众精酿品牌想要突围,必须打造差异化优势。相较于工艺创新,风味创新的门槛更低、见效更快,将地域特色或猎奇食材融入酒液,能快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形成独特的产品标签。这种“口味差异化” 策略,成为中小精酿品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手段。

行业隐忧:

创新同质化与信息不透明

尽管猎奇风味让精酿啤酒市场焕发生机,但行业发展也暗藏隐忧。

首先是创新同质化问题,不少品牌跟风推出猎奇口味,却缺乏对口感的打磨与工艺的深耕,导致部分产品沦为“噱头大于实质” 的网红款,消费者尝鲜后难以复购,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其次是原料标注不规范,风味成分添加量标注率低,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原料构成,部分品牌甚至利用 “猎奇” 概念夸大宣传,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外,精酿啤酒在我国属于可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难以从包装上直接获取糖含量、热量等关键信息,也为产品的健康性埋下隐患。

消费者的健康选择:

在猎奇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享受精酿啤酒猎奇风味的同时,也需要从健康角度做出理性选择。首先,关注配料表是关键,部分精酿啤酒为提升口感会添加白砂糖、黄油风味糖浆等含糖原料,这些添加糖会增加产品的糖分与热量,消费者可优先选择配料表更简洁、未添加额外糖类的产品。

其次,原麦汁浓度可作为参考依据,原麦汁浓度越高,通常意味着啤酒的糖分和热量相对较高,对于控糖人群而言,可选择原麦汁浓度较低的产品。最后,理性对待猎奇口味,不要单纯被“见手青”“折耳根” 等噱头吸引,可结合品牌口碑、原料品质等因素综合判断,避免为 “猎奇” 买单却收获不佳的饮用体验。

归根结底,精酿啤酒的猎奇风潮,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展现了饮品创新的无限可能,也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但对于行业而言,“猎奇内卷”只是表象,在工艺升级、品质把控、原料透明化上深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尝鲜的同时保持理性,才能在这场风味狂欢中真正收获愉悦与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魔幻见手青、小米辣、黑松露...精酿口味,还能玩多“野”?